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内皮糖萼降解产物在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肺水肿严重程度的应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 选取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诊断为ARDS的患者。患者入科2 h内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记录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 EVLWI), 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糖萼降解产物[血浆多配体聚糖-1(syndecan-1, SDC-1)、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phate, HS)、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指标及炎症因子[血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10]浓度。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ARDS患者糖萼降解产物与EVLWI、炎症因子的相关性。以EVLWI 10 mL/kg为界值, 将患者分为轻度肺水肿组和重度肺水肿组, 比较两组患者糖萼降解产物以及炎症因子指标的差别。绘制受...  相似文献   
2.
心肌重构是很多心脏疾病共同的病理改变,在临床上日益受到关注。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TGF)-β1可以通过其下游的信号传导通路,对心肌重构的发生和发展起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可通过抑制TGF-β1的部分作用影响心肌重构。本文对TGF-β1在心肌重构中作用的可能机制及EPO对其的干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短期服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血脂、炎症标志物、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10 mg)和阿托伐他汀组(20 mg);服药前及服药4周后分别测量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Rho激酶活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明显增加.两组中Rho激酶活性均显著降低,其中瑞舒伐他汀组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中均发现Rho激酶活性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相关性,而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有明显相关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短期服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能抑制Rho激酶活性,改善内皮舒张功能,其中瑞舒伐他汀降低Rho激酶活性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乐卡地平与培哚普利小剂量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轻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80例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A组)和单用乐卡地平组(B组)和单用培哚普利组(C组)。A组服用培哚普利2 mg·d^-1+乐卡地平5 mg·d^-1;B组服用乐卡地平10 mg·d^-1;C组服用培哚普利4 mg·d^-1。分别观察三组治疗后4、8、12周后降压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联合治疗组第4周开始,血压达标率及血压下降幅度均优于单药治疗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4例,明显低于单药治疗组(乐卡地平组7例,培哚普利组19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乐卡地平与培哚普利联合应用可明显增加降压幅度和降压速度、提高降压有效率,两药小剂量联合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长时血压变异性(long-term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LT-BPV)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心绞痛患者9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40例,UA56例,通过多日测量计算血压变异性,分别比较不同水平的长时收缩压变异性(LT-SBPV)/长时舒张压变异性(LT-SDPV)UA所占比例。结果 LT-SBPV中位数为0.101,UA在LT-SBPV较高组中所占比例更高(58.9%vs.47.9%,P〈0.05);LT-SDPV中位数为0.105,UA在LT-SDPV较高组中所占比例更高(75.0%vs.41.7%,P〈0.05)。结论 LT-BPV较高提示UA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肺部超声技术结合血浆多配体聚糖-1(SDC-1)对于双肺移植术后患者肺水肿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选择2017年至2018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行双肺移植手术患者50例,术中均放置Picco导管,术后入ICU 2 h后由1名医师监测Picco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肺血管通透指数(PVPI)。同时由另1名医师进行床旁肺部超声检査,在肺部超声常规检测位点(上蓝点、下蓝点、膈肌点、Plaps点、后蓝点)进行检测,监测B线数目,然后计算总和。随后该医师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SDC-1水平。结果双肺移植患者EVLWI同超声B线数目及血浆SDC-1水平均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S分别为0.833、0.747,P<0.05),PVPI同B线数目及血浆SDC-1水平同样均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S分别为0.738、0.626,P<0.05)。结论超声检测的B线数量及血浆SDC-1水平与双肺移植术后患者的血管外肺水状态有着良好的相关性,将两指标联合应用可作为评估双肺移植术后肺水肿程度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稳定微管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稳定微管能否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 (1)将离体大鼠心脏分为对照组、缺血组、缺血+0.1 μmol/L泰素和缺血+1 μmol/L泰素组(n=15).每组先给予15 min平衡后,对照组继续给予50 min常氧灌注;缺血组给予20 min常氧灌注+30 min缺血处理;缺血+0.1 μmol/L(或1 μmol/L)泰素组给予20 min常氧灌注,30 min缺血处理,整个过程中均给予0.1 μmol/L(或1 μmol/L)泰素灌流.比较各组心律失常情况,观察微管形态结构并进行断裂评分.(2)将离体大鼠心脏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1 μmol/L泰素组(n=8).缺血再灌注组进行Langendorff灌流,结扎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1 μmol/L泰素组给予1μmol/L进行灌流,其余处理同缺血再灌注组.灌流结束即刻冠脉内灌入伊文思蓝进行染色,比较各组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1)0.1和1 μmol/L泰素均能有效降低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室性心律失常评分,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并均能降低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P<0.05).(2)0.1 μmol/L泰素灌流能降低微管断裂评分.(3)1 μmol/L泰素灌流能明显缩小缺血再灌注心脏梗死区面积(P<0.05).结论 稳定微管能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浆中可溶性平足蛋白(soluble podoplanin, sPDPN)对老年脓毒症性肺损伤病人早期诊断、病情分级、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住无锡市人民医院ICU的老年脓毒症病人共95例,分为脓毒症组(40例)和脓毒症肺损伤组(55例)。将脓毒症肺损伤病人根据病情细分为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亚组(脓毒症伴有ARDS,29例)和脓毒性休克合并ARDS亚组(脓毒性休克伴有ARDS,26例);根据病人的28 d转归情况分为存活亚组(40例)和死亡亚组(15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30例。观察并记录病人收入ICU当日一般情况及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血管外肺水(EVLW);测定各组病人CRP、PCT、IL-6、TNF-α和sPDPN等指标。结果 sPDPN及CRP、PCT、IL-6、TNF-α水平和SOFA、APACHEⅡ评分在脓毒症肺损伤组、脓毒症组和对照组间,及各亚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组别中,sPDPN与上述炎症指标、EVLW、SOFA评分及APACHE...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