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肺癌和卵巢癌患者血栓相关标志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肺癌和卵巢癌患者的血浆FⅧ活性(FⅧ:C)、FIX活性(FⅨ:C)、vwF抗原含量(vWF:Ag)、TpP含量变化与肺癌分期分型及卵巢癌的相关性。方法用凝固法在Stago全自动凝血仪上测定38例肺癌、11例卵巢癌患者、20名正常人FⅧ活性、FⅨ活性,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vWF抗原含量、rrpP含量。结果肺癌组和卯巢癌组血浆FⅧ:C,FⅨ:C,vwF:Ag、TpP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呈显著性(P〈0.05)。肺癌Ⅲ~Ⅳ期与Ⅰ~Ⅱ期患者比较,血浆FⅧ:C、vwF、TpP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呈显著性(P〈0.05),血浆FⅨ:C差异无显著性。鳞癌、腺癌、小细胞癌三组间FⅨ:C、FⅨ:C、TpP含量差异无显著性。鳞癌组vWF:Ag最高,与腺癌组差异呈显著性(P〈0.05)。结论肺癌、卵巢癌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易发生血栓。FⅧ:C、vwF:Ag、TpP含量可作为对肺癌血栓前状态的诊断、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减少在感染性疾病特别是脓毒症中越来越被认识到是一个重要的、独立的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的指标。血小板计数〈150×10^9/L者在住院病人中的发生率约为35%~44%,血小板计数〈100×10^9/L者发生在20%-25%的患者,然而12%~15%的患者中血小板计数〈50×10^9/L。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观察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素、雄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髓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我院76例确诊的CAA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采用环孢素、雄激素;治疗组2在组1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皂矾丸,两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检测骨髓MVD和VEGF水平。20例正常骨髓蜡块作对照组。结果:CAA患者治疗前骨髓MVD、VEGF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两者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2治愈率、缓解率(44.7%)较治疗组1(15.8%)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治疗前骨髓MVD、VEGF阳性细胞百分率无差异,治疗组2治疗后骨髓MVD、VEGF表达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较治疗组1治疗后进一步升高。结论: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素加雄激素治疗CAA能进一步提高骨髓MVD、VEGF水平,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唐梁  向琪  陈能  张晓燕 《广州医药》2015,46(1):86-87
目的观察采用桂枝茯苓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纳入9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A组服用甲氨蝶呤,B组服用桂枝茯苓汤,C组采用桂枝茯苓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3组的治疗效果及附件包块变化情况。结果 3组治愈率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治愈率与A组、B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附件包块治疗有效率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有效率与A组、B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在降低β-HCG、症状改善、缩小包块方面均有较好效果,且副反应少、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中血清CA125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血液内科确诊急性白血病94例,以同期收入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对照,分析患者不同阶段血清CA125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清CA125与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占37.5%(12/32),患者初治时血清CA125水平较完全缓解期及对照组升高,统计学有差异(P<0.05),完全缓解期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ALL初治时血清CA125水平与胸骨压痛、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肝脾肿大或淋巴结肿大有正相关性(P<0.05),血清CA125水平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CA125水平可一定程度反映ALL的病情活动和治疗反应,可能反映ALL的侵袭活性.  相似文献   
6.
正常的妊娠伴随着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改变,包括一些凝血因子(Ⅰ、Ⅱ、Ⅶ、Ⅷ、Ⅸ、Ⅻ)的增加,蛋白C活性与蛋白S下降以及纤溶蛋白溶解受到抑制,妊娠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度比正常状态高出2-4倍,如果妊娠的妇女携带有与易栓症相关的血栓形成因子,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度更会加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血栓危险因素,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对2007年12月至2014年10月住院诊断的PV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诊81例PV患者,男31例,女50例,中位年龄64(24-85)岁,随访中位时间为36(9~240)月,有37(48.1%)例发生血栓事件45例次,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是血栓形成独立危险因素(P0.05),无高血压、JAK2V617F基因突变阴性患者较高血压、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者5年无血栓生存率升高(P0.01)。结论高血压、JAK2V617F突变是PV血栓事件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伴有高血压者需要积极抗血小板及控制血红蛋白水平预防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合并第二肿瘤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CLL患者,其中有11例合并第二肿瘤,47例无合并第二肿瘤,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CLL合并第二肿瘤和无合并第二肿瘤患者在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分期、单个基因缺失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LL合并第二肿瘤患者基因缺失个数较无合并第二肿瘤CLL患者组高(χ2=11.17,P=0.03),且总生存期较短。结论 CLL合并第二肿瘤患者常伴有多个基因缺失,且预后差,当CLL患者伴有多个基因缺失时,在诊治过程中需警惕有无合并第二肿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