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儿童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67例儿童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和药敏结果。结果:67例儿童血流感染患者分离到病原菌69株,主要病原菌依次为:葡萄球菌23株(33.3%)、大肠埃希菌12株(17.4%)、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各7株(10.1%)。葡萄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3株(56.5%),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43.5%)。药敏试验显示:CNS、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药及喹诺酮类药有较高敏感性;革兰阴性(G-)杆菌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除头孢吡肟外)、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耐药率均在57%以上,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结论:儿童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主要是条件致病菌,革兰阳性球菌中以葡萄球菌感染率最高。临床上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加强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侵袭性纤维瘤病(AF)的CT及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F的CT和MRI表现。结果:CT检查:腹壁外型7例,肿块界限清楚4例,不清楚3例;密度均匀5例,不均匀2例;等密度3例,等低密度2例,略低密度2例。腹壁型16例,肿块界限清楚15例,不清楚1例;密度均匀13例,不均匀3例;等密度9例,略低密度4例,等低密度3例。增强12例,其中动脉期呈中度强化4例,呈轻度强化8例,静脉期和延迟期均呈轻度持续强化。MRI检查4例:肿块信号均匀1例,不均匀3例;T2WI呈略高信号2例,呈高低信号1例,呈混杂信号1例;T1WI肿块呈等低信号1例,呈低信号3例;T2WI压脂呈高低信号2例,呈高信号2例。邻近骨质侵袭性破坏4例,骨质受压1例,子宫和乙状结肠受压1例。结论:AF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MRI检查对AF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7岁.因"皮肤巩膜黄染伴全身瘙痒2周"入院.人院查体:体温36.8℃,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表浅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未见异常,未扪及肿块,腹肌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226.8μmol/L,直接胆红素143.2 μmol/L,间接胆红素83.6 μmol/L. 术中见胆总管内乳头状增生物,呈弥漫性生长,长为5.4 cm,胆石钳置入切口上方胆总管内即见较多胆汁流出,因病变呈弥漫性生长,无法切除,留置"T"管关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上腺外节细胞神经瘤的CT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外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3例肾上腺外节细胞神经瘤2例位于颈部,4例位于后纵隔,4例位于腹膜后,2例位于骶前,1例位于肾门区.肿块边界清晰,2例病灶呈圆形,3例呈类圆形,8例呈不规则形.不规则形中,6例呈塑形生长,包绕或推移周围血管,但血管形态正常,无侵犯征象;2例侵及椎间孔.CT平扫肿块密度低于肌肉,密度均匀4例,密度不均匀9例,其中2例病灶内见点状钙化.增强后5例病灶无强化,8例病灶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轻至中度持续强化.镜下示:肿瘤含大量黏液基质,其间散在成熟的神经纤维细胞、胞浆丰富的节细胞和梭形的Schwann细胞.结论 肾上腺外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与病理特点有很好的相关性,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