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优选口虾蛄乙醇提取物的分离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考察提取温度(A)、提取次数(B)、液料比(C)3个因素,以乙酸乙酯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结果: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A1B2C2,即温度60℃,提取2次,料液比为1∶5。结论:3批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重现性良好,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患者的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的差异,评估CTC检测在早期子宫颈浸润癌筛查中的效能。  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中山市博爱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组织病理和临床分期证实为子宫颈炎、子宫颈低级别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and 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HSIL)、早期子宫颈浸润癌(4组)患者各63例,采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技术联合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mmuno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imFISH)检测患者外周血CTC,分析4组患者CTC阳性率及数量差异,以组织病理诊断和临床分期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C检测结果阳性诊断早期子宫颈浸润癌的效能。  结果  ①子宫颈炎组、LSIL组、HSIL组、早期子宫颈浸润癌组患者CTC阳性率分别为0、0、19.05%、84.13%,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00,P<0.05)。早期子宫颈浸润癌组CTC阳性率高于其他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HSIL组CTC阳性率与LSIL、子宫颈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②子宫颈炎组、LSIL组、HSIL组、早期子宫颈浸润癌组患者的CTC阳性数(中位数)分别为0、0、1个/ 4 mL、3个/ 4 mL。早期子宫颈浸润癌组CTC阳性个数高于其他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HSIL组平均CTC阳性数与LSIL、子宫颈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③CTC检测阳性结果诊断早期子宫颈浸润癌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13%、93.65%、91.27%、81.54%和94.65%。  结论  CTC存在于HSIL和早期子宫颈浸润癌患者中,随着子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CTC检测结果阳性率及数量均增加;CTC检测在早期子宫颈浸润癌筛查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离口虾蛄乙酸乙酯提取物并对其组分进行体外抗肿瘤生物活性追踪。方法采用MTT比色法,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及生长曲线测定对分离得到的提取物进行抗癌生物活性筛选。结果MTT法发现乙酸乙酯提取物中E成分对HO-8910PM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最强,MTT法、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及生长曲线测定均显示成分E对HO-8910PM细胞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有明显的时效-量效关系。结论口虾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组分E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并利用抗体工程方法构建并制备全新序列的阻断白介素12(IL-12)p40功能的单克隆抗体MAB1,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以制备可应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病的IL-12通路的阻断剂。方法根据已有的IL-12 p40蛋白序列,设计、构建并制备了全新的单克隆抗体MAB1,利用间接ELISA测定其与抗原结合的亲和力,并用细胞学方法鉴定它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抗体MAB1与p40抗原的结合亲和力为0.0399 nmol/L,并能明显抑制IL-12诱导的人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LA)水平上调。其抗原结合能力以及抑制IL-12生物学活性能力与美国强生公司抗体药Stelara(ustekinumab)相当或更优。结论全新构建的单克隆抗体MAB1可作为IL-12通路的高亲和力阻断剂,从而成为自身免疫疾病(例如斑块型银屑病)治疗用新药的临床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具有能同时阻断白细胞介素12(IL-12)/IL-23 p40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双功能抗体,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鉴定,观察其对小鼠银屑病的阻断效果。方法根据已有的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和优特克单抗(ustekinumab)蛋白序列,设计、构建并制备了全新的双功能抗体Bi AU003、Bi AU022和Bi AU023。采用ELISA检测抗原抗体结合能力;用TNF-α和双功能抗体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加入FITC标记的内皮白细胞黏附分子1(ELAM-1)抗体,经流式细胞术检测ELAM-1的表达量;用IL-12和双功能抗体处理经IL-2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用ELISA检测上清液中γ干扰素(IFN-γ)的量;体外实验采用双功能抗体治疗IL-12和TNF-α诱导的银屑病小鼠,HE染色检测病变皮肤厚度。结果3种双功能抗体对其相应的抗原都有较强的亲和力,能明显抑制ELAM-1蛋白的表达和IFN-γ的分泌,并且明显抑制小鼠的银屑病形成,其效果与现有的抗体药阿达木单抗和优特克单抗相当或更优。结论新构建的3种双功能抗体Bi AU003、Bi AU022和Bi AU023,是TNF-α和IL-12/IL-23 p40的阻断剂,能有效阻断小鼠银屑病形成。  相似文献   
6.
背景:中药及其提取物在改善皮肤组织结构、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高表达、增强皮肤免疫防御功能等多方面对皮肤光老化起着防治作用。 目的:验证丹酚酸B对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 方法:同时建立小鼠皮肤体外细胞培养紫外线损伤模型及小鼠紫外照射致皮肤衰老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丹酚酸B,通过MTT法, 单细胞凝胶电泳等观察各组皮肤细胞损伤程度以及丹酚酸B对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小鼠灌胃口服不同剂量丹酚酸B,通过对皮肤组织羟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含量的检测,评价丹酚酸B是否具有抑制皮肤光老化的作用。 结果与结论:紫外照射可使皮肤丙二醛含量明显上升,羟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氧化酶活性下降。丹酚酸B能有效地对紫外线引起细胞致死性损伤起到保护作用,能显著降低皮肤组织丙二醛含量,提高羟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氧化酶活性而起到抑制皮肤光老化作用。结果证实丹酚酸B具有保护皮肤光老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海洋来源的口蛄虾生物碱的分离纯化和抗鼻咽癌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从海洋来源的口蛄虾中提取并纯化该生物碱,研究其抗鼻咽癌作用.方法 系统溶剂法初步分离口蛄虾乙醇粗提物,大孔树脂HP20层析分离正丁醇洗脱的组分;对富含生物碱的组分合并后萃取总生物碱;自动层析仪纯化总生物碱,254 nm波长检测,手动收集洗脱液;质谱仪分析生物碱分子量;MTT方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大孔树脂HP20能非常有效地富集分离的生物碱,质谱分析纯化的生物碱D3分子量为234.33.分离纯化的生物碱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口蛄虾来源的生物碱分子量为234.33,对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剂量关系.  相似文献   
8.
人参皂苷对皮肤细胞紫外线的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人参皂苷对小鼠皮肤细胞和JB6 C141细胞株的抗紫外线B的损伤作用。方法通过对细胞照射后存活率的检测、单细胞电泳和软克隆集落形成实验,评估人参皂苷对细胞的照射后DNA修复抗损伤能力。以及人参皂苷对EGF诱导的皮肤细胞恶性转化能力的抑制作用。结果人参皂苷能有效地对紫外线B造成的细胞致死性损起抑制作用(P〈0.05),并且对EGF诱导的皮肤细胞转化作用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人参皂苷对皮肤细胞抗紫外线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明显,能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背景:中药及其提取物在改善皮肤组织结构、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高表达、增强皮肤免疫防御功能等多方面对皮肤光老化起着防治作用。目的:验证丹酚酸B对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同时建立小鼠皮肤体外细胞培养紫外线损伤模型及小鼠紫外照射致皮肤衰老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丹酚酸B,通过MTT法,单细胞凝胶电泳等观察各组皮肤细胞损伤程度以及丹酚酸B对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小鼠灌胃口服不同剂量丹酚酸B,通过对皮肤组织羟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含量的检测,评价丹酚酸B是否具有抑制皮肤光老化的作用。结果与结论:紫外照射可使皮肤丙二醛含量明显上升,羟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氧化酶活性下降。丹酚酸B能有效地对紫外线引起细胞致死性损伤起到保护作用,能显著降低皮肤组织丙二醛含量,提高羟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氧化酶活性而起到抑制皮肤光老化作用。结果证实丹酚酸B具有保护皮肤光老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中药及其提取物在改善皮肤组织结构、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高表达、增强皮肤免疫防御功能等多方面对皮肤光老化起着防治作用。目的:验证丹酚酸B对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同时建立小鼠皮肤体外细胞培养紫外线损伤模型及小鼠紫外照射致皮肤衰老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丹酚酸B,通过MTT法,单细胞凝胶电泳等观察各组皮肤细胞损伤程度以及丹酚酸B对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小鼠灌胃口服不同剂量丹酚酸B,通过对皮肤组织羟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含量的检测,评价丹酚酸B是否具有抑制皮肤光老化的作用。结果与结论:紫外照射可使皮肤丙二醛含量明显上升,羟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氧化酶活性下降。丹酚酸B能有效地对紫外线引起细胞致死性损伤起到保护作用,能显著降低皮肤组织丙二醛含量,提高羟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氧化酶活性而起到抑制皮肤光老化作用。结果证实丹酚酸B具有保护皮肤光老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