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小姣  蔡玲英 《河北医学》2002,8(7):610-612
目的:探讨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情况。方法:对1153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40.02%,主要指征为妊娠并发症32.61%,胎儿窒迫16.48%,社会因素13.01%。臀位6.68%,相对性头盆不称5.4%。其中95%的疤痕子宫,84.6%臀位选择了剖宫产。结论:必须提高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的认识,使之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并应提供有效的陪伴分娩和分娩的镇痛。  相似文献   
2.
吴芳卿  叶小姣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697-5698
目的:研究产妇难产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4月~2010年11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200例胎膜早破产妇和同期200例正常破膜产妇的胎头衔接、顺产、难产、胎位和母婴并发症等方面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胎膜早破的胎头未衔接例数较高(P<0.05)。胎膜早破组的难产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上胎膜早破与难产常互为因果,对于胎膜早破者,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产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发生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的相关因素及临床处理措施,以降低剖宫产切口撕裂率及术后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3 657例施行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3 657例剖宫产产妇中,切口撕裂90例。90例中,麻醉效果不佳者20例,占22.22%,而切口未撕裂组麻醉效果不佳者仅占1.7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宫口扩张≥8 cm,胎先露≥+2 cm,胎方位为枕后位或枕横位、胎头深固、子宫下段形成差,瘢痕子宫的产妇,切口撕裂明显增加。结论: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是剖宫产术常见的并发症,严密产程监护,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是防止切口撕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分娩6288例中剖宫产率及适应征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和对围生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6年间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②在剖宫产指征中,难产因素始终处于第一位,胎儿窘迫、妊娠合并病(并发症)处在第2、3位.社会因素逐年上升;③国产儿病死率趋于稳定。结论: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生儿病死率,但随着剖宫产率的进一步升高,围生儿病死率并未随之下降。因此,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为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剖宫产分娩的71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急救处理对策.结果 22例发生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09%(22/7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多胎妊娠、流产次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及子宫切口撕裂与剖宫产产后出血有关(P< 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前置胎盘、子宫收缩乏力、多胎妊娠、子宫切口撕裂及胎盘早剥是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1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经常规治疗后有效止血,12例常规治疗后止血效果不佳,再行B-Lynch缝合术后11例有效止血,1例出现了凝血功能障碍,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无产后出血死亡事件发生.结论 前置胎盘、子宫收缩乏力、多胎妊娠、子宫切口撕裂、胎盘早剥是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常规治疗为主,止血效果不佳时可采用B-Lynch缝合术及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一个半世纪以来,人们在寻找如何能使产妇在清醒、无痛苦状态中分娩、诞生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介导重组质粒pSecTag2HygroC/CD13-1/RFP转染293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 2000方法将包含目的基因pSecTag2HygroC/CD13-1/RFP的质粒转染293细胞。在转染24 h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红色荧光出现情况。收集并浓缩稳定转染后293细胞的上清液,提取细胞膜蛋白和胞浆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方式判断转染细胞是否表达目的蛋白。结果:①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红色荧光蛋白(RFP)发出红色荧光。②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提取稳定转染的293细胞胞浆蛋白Western blot鉴定可见到大小为62 kD左右的条带。浓缩的上清蛋白与提取的胞膜蛋白West-ern blot鉴定未见到目的蛋白表达。结论: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成功介导目的基因pSecTag2HygroC/CD13-1/RFP转染到293细胞中,为进一步研究重组CD13单链抗体对血液肿瘤的靶向杀伤作用打下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二者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BMI≤25kg/m2的PCOS患者(PCOSl组)和40例BMI〉25ks/m。的PCOS患者(PCOS2组);另选BMI匹配的健康女性各30例,分为对照1组和对照2组。分离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EDF,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应用SPSSl4.0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EDF和hs-CRP在PCOS患者血清中均明显增高,且与正常体质量的PCOSl组相比,hs-CRP水平在肥胖的PCOS2组进一步显著增高。相关性分析显示,PEDF与hs-CRP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EDF水平与hs-CRP密切相关,揭示代谢紊乱与亚临床慢性炎症共同促进PCOS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叶小姣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494-494
目的减少产后出血,预防因产后出血过多引起的并发症。方法设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应用米索前列醇400μg,待胎儿娩出后,立即放进直肠内;对照组应用缩宫素20U,待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结果米索前列醇组产后出血量及出血例数均少于缩宫素组。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优于缩宫素,而且简单、方便、安全、副作用小,适于基层医院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是近几年来新兴的治疗方法,具有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的特点,栓塞材料大多为 PVA或明胶海绵.作者自2000年1月以来采用自制真丝线段颗粒作为栓塞剂,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