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0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CT模拟过程在三维适形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三维激光定位系统、双螺旋CT机、放疗治疗计划系统及三维挡块切割机通过网络连成一体分别对49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体模制作、CT定位、制定治疗计划和切割、制作铅挡块并进行验证。结果:49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顺利通过CT模拟过程.成功率达100%。其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头颈部肿瘤误差1mm±0.3;胸部肿瘤误差3mm+0.3;腹部肿瘤误差2.5mm±0.2;盆腔肿瘤误差2mm±0.4。结论:CT模拟过程是三维适形放疗的重要环节,误差小,利于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为保证CT模拟过程准确,放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放疗后诱发头颈部第二肿瘤,国内作者已有报道。但诱发头颈部多处恶性肿瘤未见报道。本病例罕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原锦  刘钢 《东南国防医药》2006,8(3):197-198
皮肤顽固性溃疡系指经临床消炎、灭菌、局部换药等治疗手段,疗效不佳的创面。一直是皮肤科和外科的常见难题之一。我院自1998年5月至2003年5月应用微波热疗治疗皮肤顽固性溃疡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针对头颈部、胸部和盆腔部病变,利用Elekta-iViewGTTM验证射野位置分析摆位误差.方法 选择85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患者,其中头颈部24例、胸部39例和盆腔部22例.利用iViewGTTM进行正侧位射野位置验证,拍摄340张射野验证片,并通过iViewTM对比分析软件计算射野验证图像与计划系统所生成的数字重建射野图像DRR中射野位置的误差.结果 通过射野验证图像与参考图像的对比可以发现,在水平(RL)方向、上下(SI)方向和前后(AP)方向,对于头颈部摆位误差为: (-0.7±1.4)mm,( 0.4±1.3)mm,( 0.4±1.5)mm; 胸部:(-2.1±3.8)mm,(-2.8±4.7)mm,( 3.6±5.1)mm; 盆腔部: (-1.5±1.7)mm,(-2.0±2.2)mm,( 2.1±2.6)mm.结论 头颈部和盆腔部患者射野位置误差较小,但胸部较大,特别是靠近下肺和膈肌的病变,由于受到呼吸作用的影响,射野位置误差最大接近10mm.针对不同位置的病变,在勾画PTV时,可根据得出的结果在CTV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外放范围.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腹股沟淋巴转移临床少见 ,2 0年共放疗鼻咽癌 192 0例 ,有 18例经病理证实为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占0 9% (18/ 192 0 )。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 ,再程放疗和综合治疗仍有价值且疗效较乐观  相似文献   
6.
Merkd细胞癌(merkd cell carcinoma,MCC)是原发于皮肤触觉小体的神经内分泌恶性肿瘤,临床罕见,我院发现左面部皮肤巨大MCC 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原锦  程惠华  傅志超  林贵山  朱锦锋 《医学争鸣》2005,26(21):1975-1977
目的:两种鼻咽癌放疗方法对比,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对正常组织的受量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鼻咽癌40例,按92福州分期法确定为T1期18例和T2期22例,分别采用常规放疗法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法,通过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布野、给量、优化并计算,最后用DVH图对正常组织(两侧晶体、视神经、脑干、脊髓、腮腺及颞颌关节)进行受量分析,两种方法均分三阶段进行. 常规放疗法以两侧水平面颈联合野和耳前野为主(2野照射),3D-CRT法第一阶段加设鼻前野(3野照射),第二阶段加设一头顶野(3野照射),第三阶段设3~5个共面或非共面野. 两种放疗方法总剂量DT 70 Gy. 结果: 三维适形法脑干、两侧视神经受量略高于常规方法,脊髓剂量相仿,而双侧晶体及腮腺受量明显低于常规方法(P<0.05). 结论: 用3D-CRT治疗鼻咽癌靶区适合度更好,能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或器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在胶质瘤术后放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胶质瘤术后患者125例随机分为适形放疗组和常规放疗组,适形放疗组63例,常规放疗组62例,术后2周至1个月内接受放射治疗,适形放疗组全程采用立体适形放疗,每次剂量2~2.5Gy,总剂量50~60Gy,时间4~6周,常规放疗组采用局部双侧平行对穿野或夹角等中心照射,每次剂量1.8~2.0Gy,总剂量50~60Gy,时间5~6周;两组病例合并行影响生存时间因素的COX回归;对比两组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毒副反应差别。结果病理分级、切除方式和照射方式是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组的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7.9%、66.5%、57.7%和67.4%、47.9%、37.9%(χ^2=4.65,P〈0.05),1、2、3年生存率分别是81.0%、71.3%、63.2%和80.6%、58.1%、44.8%(χ^2=4.42,P〈0.05),脑水肿发生率分别是33.3%、51.6%(χ^2=12.09,P=0.001)。结论胶质瘤术后局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优于常规放疗,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常规放疗。  相似文献   
10.
国内有关父子、母子及兄妹同患鼻咽癌的报道 ,但母子及叔侄一家四口二代同患鼻咽癌笔者未见报道 ,现报道如下 :1 病例报告患者甲 ,男 ,37岁 ,于 1990年 12月开始出现鼻塞、鼻衄并伴有双颈部淋巴结肿大。CT检查诊断为鼻咽癌 ,病理证实 :低分化鳞癌。经常规放射治疗和化疗后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