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4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99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319篇
内科学   131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02篇
综合类   744篇
预防医学   255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74篇
  10篇
中国医学   261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S100β蛋白的变化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26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行腹部手术。监测术前、术毕、术后6、24、48、72h血清S100β的变化,并评定术前及术后1周内的认知功能。结果老年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在术毕最高(P〈0.01),术后6h和24h逐渐下降,但术后48h、再次上升(P〈0.01),术后72h回复至术前水平。26例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1周内有7例发生POCD。POCD组与非POCD组相比,术毕及术后6h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O.05)。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POCD的发生与血清S100β蛋白的变化有密切关系。血清S100β蛋白可作为评估老年患者术后发生POCD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背景:识别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治疗标准的制定非常重要。目的:确定亚洲慢性乙肝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患者与方法:对总共3233例中国慢性乙肝患者(平均随访46.8个月)的下列项目进行监测:肝脏组织活检、病毒血清学、乙肝病毒(H BV)DNA水平、病情急性恶化、乙肝e抗原(H BeAg)血清转化、发展为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和肝细胞癌。结果:H BeAg血清转化及发展出现并发症的中位年龄分别为35岁和57.2岁。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0.5倍正常上限值(ULN)的患者相比,血清ALT水平为ULN的0.5~1倍及1~2倍患者出现并发…  相似文献   
3.
背景:接受化学药物治疗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 BsAg)阳性患者,在停止预防性应用拉米夫定之后,其肝脏疾病的预后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该研究旨在调查停止预防性应用拉米夫定之后,乙型肝炎病毒被再次激活的概率。方法:46例H BsAg阳性患者,在化疗开始前1周,预防性应用拉米夫定,并持续用药至整个化疗期间。预防性使用拉米夫定的中位停药时间为化疗结束后3.1个月(极差3.0~3.4个月)。停止预防性使用拉米夫定之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停止应用拉米夫定后的中位随访期为25.7个月(极差5.7~75.7个月)。11/46例(23.9%)在停止使用拉米夫定之后…  相似文献   
4.
耳压治疗小儿抽动症57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我科于1999—2001年采有耳压方法治疗小儿抽动症患儿57例,效果良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均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男42例,女15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14岁,5~8岁14例,~11岁26例,~14岁17例;病程最长4年,最短1个月。1.2 治疗方法 以王不留行籽、胶布、有机玻璃板制成0.6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疆蒙古族、汉族及内地汉族战士在新疆及内地不同高海拔地区血压的动态变化及民族间差异性。方法:采用上海上达医用仪表厂生产的弹簧式血压计,对新疆蒙古族、汉族及湖北战士在入伍前、入伍后3个月及入伍后18个月,在不同海拔高度地区进行血压测量,进行比较。结果:三地区蒙、汉民族战士血压均在正常范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脉压(PP),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仅有湖汉战士组脉压(PP)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组内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对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无论新疆蒙古族、汉族及内地汉族战士在由平原地区进驻海拔1300m高度服役及训练是安全的,甚至对战士素质提高是有益处的,两民族间对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现行术前签字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几十年来,医疗机构一直执行着手术前由患者家属签字的制度。这项制度对于规范医患双方的行为及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一方面随着医疗纠纷的增多,围绕手术同意书究竟是否只是格式合同、手术同意书究竟是否产生法律效力等问题的争议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执行家属签字制度的许多情况下,患者往往失去了对自已的生命、健康的处分权,我国现行的手术签字制度把同意手术的签字权给了包括家属在内的第三者,这种做法有悖于医学伦理的知情同意原则,互不符合《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易引发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EB(Epstein-Barr)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全身性免疫异常疾病。一次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多次发病罕见。本文报告了一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9年内3次发病,结合文献资料复习,就本病的诊断、治疗、临床分型、复发问题以及与肿瘤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22例晚期血吸虫病(下称晚血)患者肝内T细胞亚群。发现晚血患者肝内T细胞可集中分布于虫卵肉牙中外层或者菜知分布于非肉芽肿部位的虫卵附近,广泛纤维化的区域无T细胞浸润。肉芽肿和非肉芽肿部位的T细胞均以CD8^+T细胞(抑制性/细胞毒T细胞)为主。晚血患者肝脏病变以汇管区纤维化主,浸润细胞不多,仅27.27%(6/22)患者肝内存在已被免疫调节了的慢性虫卵肉芽肿。提示晚血患者  相似文献   
9.
苯二氮(BDZ)类属于特殊管理的精神药物.长期应用可引起药物依赖性及耐受性等不良反应[1]。联合国麻醉委员会于80年代初期就已将其列入“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我国亦将其纳入第二类精神药物.要求对其进行特殊管理和慎重使用.故加强管理和合理使用BDZ具有很深远的临床治疗及社会学意义[2]。1特殊管理的BDZ类品种现时纳入精神药品管理的有安定(Diazepam)、硝基安定(Nitrazepam)、抗硝安定(Clonazepam)、氟安定(Flurazepam)、艾司隆仑(Estazolam)、阿普叹仑(Alprazolam)、三叹会(Triazolam)等。Zf理规定BDZ类精神…  相似文献   
10.
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设计与数据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