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理发美容业是人群聚集 ,流动频繁 ,易造成交叉感染 ,引起疾病传播的公共服务行业 ,其卫生状况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为了解汕头市理发美容业的卫生状况 ,以便更有效地进行管理 ,2 0 0 2年 5~ 6月对市区15 0家理发美容店进行调查。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汕头市市区从事理发、美容服务的场所 ,按区域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确定调查对象。1 2 方法  2 0 0 2年 5~ 6月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广东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规范》 ,按卫生证件、自身卫生管理、卫生知识、消毒设施、化妆品使用等内容 ,由卫生专业人员进行调…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汕头市金平区登革热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对2000~2005年金平区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5年金平区共报告登革热101例,其中2000年发生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共54例);疫情涉及10个街道63个居委,病例主要集中在金砂街道(占总病例数的56.44%);病例多集中在9~11月,其中10、11月份各占67.33%和25.74%;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37,P>0.05),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的青壮年,占发病总数的59.62%;临床表现多以典型登革热为主。2005年4~11月蚊媒监测结果显示,布雷图指数(B I)、容器指数(CI)、房屋指数(HI)平均值分别是15、14.7%、10.5%;孳生高峰在6和9月份。结论金平区疫情的分布呈高度集中的特点。加强防治登革热社区干预及伊蚊密度监测是防治登革热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汕头市18~60岁社区女性登革热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进行基线调查,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登革热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汕头市18~60岁社区女性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面对面访谈方式调查其登革热基本知识、种养水生植物的态度和相关行为,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该人群种养水生植物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791人,对登革热防治知识3个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率为68.65%,其中,本地人口(69.83%)高于流动人口(55.38%)(P<0.05);各年龄组正确回答率在59.43%~78.75%之间(P<0.01);随文化层次的提高,正确回答率从16.67%(文盲)上升到87.50%(大专或以上)(rspearman’S=1,P<0.05);各职业人群正确回答率均不同(P<0.01)。有30.21%(239人)表示喜欢种养水生植物,35.52%(281人)表示有种养水生植物。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喜欢种养水生植物的信念(OR=14.35,P<0.01)和大年龄组人群(OR=1.33,P<0.05)是种养水生植物的危险因素,而有登革热防治知识并不能改变种养水生植物的行为。结论汕头市社区女性登革热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不高,应在社区中开展有关登革热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以改变居民种养水生植物的行为,预防伊蚊孳生。  相似文献   
4.
5.
2005年汕头市登革热定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定点监测为汕头市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汕头市无登革热疫情,抗登革热病毒IgG、IgM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6、8、9、10月份,低谷在4、7、11月份,孳生情况随着月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变化而变化;孳生场所以农村、暂时性容器为主。结论汕头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10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6.
2006年汕头市金平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06年汕头市金平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汕头市金平区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金平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1种2 061例,死亡5例,报告发病率为280.03/10万,死亡率为0.68/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4种1 095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48.78/10万。乙类传染病发病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肺结核(123.10/10万)、病毒性肝炎(99.32/10万)、梅毒(18.21/10万)、淋病(17.53/10万)、伤寒(11.41/10万);丙类传染病中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发病率最高(138.86/10万),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7.07/10万)。呼吸道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45.51%,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44.01%,肠道传染病占10.19%。结论应加强对肺结核、乙肝、梅毒、伤寒、淋病、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