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麻醉时的优缺点。方法:78例拟行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31例)和瑞芬太尼组(RF组,47例)。麻醉诱导静注芬太尼3μg/kg(F组)、瑞芬太尼2μg/kg(RF组)、咪唑安定0.1mg/kg、依托咪酯0.3 mg/kg、维库溴铵0.1mg/kg。常规监测。观察sBP、HR、CVP、CCO、CI、AEPex,分别记录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1min(T3)、凿蝶骨时(T4)、拔管前(T5)、拔管后5min(T6)各项数据,麻醉起效、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起效、恢复时间RF组小于F组(P﹤0.05);RF组T3、T4、T5、T6时SBP、HR、CCO、CI波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F组在T3、T4、T5、T6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AEPex在T3、T4、T5、T6时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芬太尼较芬太尼起效快;消除快,作用强效;心肌抑制作用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体位呼吸力学的监测指标对双腔气管导管定位的意义。方法:38例开胸手术的患者常规麻醉诱导后,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除常规监测外,在平卧位、侧卧位监测气道峰压(Peak)、胸肺顺应性(CT),并分别记录用纤维支气管镜调整导管位置前、后的双肺通气和单肺通气时的Peak、CT和血氧饱和度。结果:双腔气管导管位置正常时,平卧位单肺通气比双肺通气Peak升高,CT降低(P<0.05);双肺通气时,侧卧位与平卧位相比Peak升高,CT降低(P<0.05);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异常时,无论双肺通气还是单肺通气,Peak升高,CT降低。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可以准确地对双腔气管导管定位;Peak监测能早期预警双腔气管导管位置的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七氟醚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I-Ⅱ级择期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全静脉麻醉诱导;B组吸入6%七氟醚,氧气流量2L/min。分别观察相应指标。结果 两组老年患者意识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有显著差异,B组短于A组。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期SpO2均在95%以上。插管后两组血压、脉搏均上升,上升幅度相近。结论 七氟醚用于老年患者麻醉诱导迅速、平稳,对心血管影响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进行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夹闭术12例,随机分两组:瑞芬太尼组(A组)6例,术中以瑞芬太尼为控制性降压药物;硝酸甘油组(B组)6例,术中以硝酸甘油为控制性降压药物。分别记录开始降压前(T1)、降压后10min(T2)、降压后40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两组平均动脉压均降到60~65mmHg,瑞芬太尼组心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P<0.01),硝酸甘油组心率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瑞芬太尼组心率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能够达到控制性降压的目的,无反射性心率增快,较适合循环功能欠佳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复合吸入全麻对异氟醚最低肺泡清醒浓度(MAC—awake)的影响。方法200例腹部外科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单纯吸入全麻组,100例)和EI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吸入全麻组,100例)。EI组先给予硬膜外麻醉。两组均选择异丙酚和维库溴铵诱导进行气管内插管,术中均用异氟醚、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均用Evans麻醉深度评分法维持术中麻醉深度在2~4分之间。记录异氟醚MAC-awake值;苏醒时间;潮气量(Tv)、呼吸频率(RR)、血压(BP)、心率(H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分压(PO2)、肌松及有无躁动情况。结果EI组异氟醚/VIAC—awake值明显低于Ⅰ组,苏醒时间却更长(P〈0.05);TV、RR、PCO,、肌松(TOF值:T4/T1〉7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P、HR较Ⅰ组平稳(P〈0.05);躁动例数(2例)明显少于I组(29例)。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吸入麻醉能降低异氟醚最低肺泡清醒浓度;维持循环系统稳定;减少术后躁动。  相似文献   
6.
等效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照等效剂量芬太尼,观察舒芬太尼在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全凭静脉麻醉时的优缺点。方法72例垂体腺瘤病人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36例)和舒芬太尼组(S组,36例)。麻醉诱导静注芬太尼7μg/kg(F组)、舒芬太尼1μg/kg(S组)、咪唑安定0.1 mg/kg、维库溴铵0.1 mg/kg。常规监测。观察BP、HR、中心静脉压(CVP)、持续心排量(CCO)、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VI)、外周血管阻力(SVR)、肺血管阻力(PVR)、肺毛细血管嵌入压(PCWP)、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ex)。分别记录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5 min(T3)、凿蝶骨时(T4)、拔管前(T5)、拔管后5 min(T6)时各项指标、麻醉起效、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起效时间S组小于F组(P<0.05);S组T4、T5时SBP、HR波动差异无显著意义,而F组在T4、T5、T6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S组CCO、CI、SVI波动差异无显著意义;AEPex在T4、T5、T6时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芬太尼较芬太尼起效快,作用强效,与芬太尼相比,镇痛效应强度大于7∶1,心肌抑制作用轻,拔管后平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体位呼吸力学的监测指标队对双腔气管导管定位的意义。方法:18例开胸手术的病人常规麻醉诱导后,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除常规监测外,在平卧位、侧卧位监测气道峰压(peak)、胸肺顺应性(CT),并分别记录用纤维支气管镜调整导管位置前、后的双肺通气(DLV)和健肺通气 (OLV) 时的气道峰压(peak)、胸肺顺应性(CT)和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双腔气管导管位置正常时,平卧位单肺通气比双肺通气peak升高,CT降低(p<0.05),双肺通气时,侧卧位与平卧位相比peak升高,CT降低(p<0.05);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异常时,无论双肺通气还是单肺通气,气道峰压俊升高,胸肺顺应性降低(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可以准确对双腔气管导管定位;Peak监测能早期发现对双腔气管导管位置的异常。  相似文献   
8.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术中临时紧急改为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的发生率在1%~20%之间,这种紧急状态即指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如发生心室颤动,一般预后较差,特别是合并肾功能不全,其发生率大大增加。笔者对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停跳冠脉搭桥术中室颤成功抢救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麻醉时的优缺点。方法:78例拟行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芬太尼组(F组,31例)和瑞芬太尼组(RF组,47例)。麻醉诱导静注芬太尼3μg/kg(F组)、瑞芬太尼2μg/kg(RF组)、咪唑安定0.1mg/kg、依托咪酯0.3mg/kg、维库溴铵0.1mg/kg。常规监测。观察收缩压(SB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持续心排量(CCO)、心脏指数(CI)、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ex),分别记录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1min(T3)、凿蝶骨时(T4)、拔管前(T5)、拔管后5min(T6)各项数据,麻醉起效、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起效、恢复时间RF组小于F组(P﹤0.05);RF组T3、T4、T5、T6时SBP、HR、CCO、CI波动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F组在T3、T4、T5、T6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EPex在T3、T4、T5、T6时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芬太尼较芬太尼起效快;消除快,作用强效;心肌抑制作用轻。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9月我科选择气管内插管吸入全麻的病人200例在术毕减浅麻醉时泵入异丙酚,对预防拔管后躁动的效果进行观察。1资料和方法200例手术为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直肠癌根治术、椎间盘摘除术及乳腺癌根治术等。年龄25~61岁,男108例,女92例,ASAⅠ~Ⅱ级。所有病人术中除肌松药和镇痛药外主要靠调节吸入麻醉药浓度来控制麻醉深度,吸入麻醉药为安氟醚或异氟醚,术中吸入浓度保持在1.0~2.0MAC之间。所有病人术前常规导尿,麻醉诱导选用异丙酚,术中给予足量镇痛药,拔管前不用拮抗药。随机将200例病人分成A、B两组,每组10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