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云安  南虹  卢小强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715-3715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致残并发症,主要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有关。临床以肢体麻木、感觉减退、肢体发凉、疼痛、溃疡及坏疽为特征。近年我们收集32例诊治病例,现报道如下,目的是在临床中能早期诊断及预防,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体重指数与腰臀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本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其中男86例,女94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6岁,平均56岁。工人、农民82例,知识分子、干部98例。  相似文献   
3.
2019年12月19日,坐落在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友谊路50号的海南省首家三级口腔专科医院——海南口腔医院三级医院揭牌,填补了海南省三级口腔专科医院的空白。海南口腔患者再也不用出岛求医,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由知名口腔专家提供的优质的口腔诊疗服务,这在海南省口腔医疗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而带领这所医院的院长是一位知性女子——牛惠燕。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患者手术治疗与手术后联合放疗的生存期,探讨手术后辅助放疗的可行性,为ICC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提取美国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在5~30之间的11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应用疏血通)60例和对照组(应用丹参)56例,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流变学测定以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NIHSS程度显著降低、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脂、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指数均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无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效,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采集不良反应及采集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PBSC采集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2002年前行干细胞采集患者(38例)的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此后进行干细胞采集的患者(48例)进行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未干预组与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干细胞采集平均次数与采集数量之间的差别。结果恐惧/焦虑、失眠、食欲下降等是干细胞采集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在干预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P〈0.05)。低血糖反应、手足麻木等是干细胞采集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在干预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P〈0.01)。与未干预组相比,经护理干预后干细胞采集的次数有所减少,采集的单个核细胞和CD34+细胞数量均增加,尽管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PBSC采集前,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且有可能减少采集的次数,提高PBSC采集的质量,为顺利进行干细胞移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使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血流变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使用丹红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分别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各40例,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血流变的不同变化。结论:使用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比单纯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耿辉  王兵  南虹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8):1705-1706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能为患者提供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具有明显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中穿刺点局部感染成为置管护理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拟通过分析留置PICC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留置PICC局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的意义。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以我科2002年1月~2006年12月接受PICC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08例为研究对象。将2002年1月~2003年12月留置PICC患者设为A组(一般处理组),对两组患者穿刺局部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穿刺点感染因素及预防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高潮气通透率贴膜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应用中的粘力、持久性及其性价比。方法:对103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进行穿刺点清洁消毒后用高潮气通透率贴膜固定,每12 h对穿刺点观察贴膜下积液、过敏情况,每周对高潮气通透率、贴膜粘贴力等性能进行评估,并与使用半通透薄膜敷料进行比较。结果:高潮气通透率贴膜固定不同穿刺点的中心静脉导管无贴膜下积液、过敏现象发生;7项性能中有6项非常满意达85%以上;平均每日贴膜费用低于使用半通透薄膜敷料。结论:应用高潮气通透率贴膜对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固定具有更好的贴膜固定粘力及持久性,安全性好,便于使用和去除,便于观察局部穿刺点,可延长贴膜保留时间,减少更换次数,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增强对淀粉样变性理论的认识,学习本病的疾病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近3年某院血液科收治的12例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病情及护理。结果制定了本病的护理常规,并组织全科护士参与专病护理查房。学习本病的相关理论知识特别是疾病观察与护理措施。结论学习到了本病的相关理论知识特别是疾病观察与护理措施,达到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