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7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和补体(C)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透射比浊法对81例RV肠炎患儿及22例健康儿童进行血清IgG、IgA、IgM和补体C3、C4水平的测定。并进行了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动态观察。结果RV肠炎患儿血清IgG、IgA、IgM和C3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01)。恢复期血清IgG、IgA、IgM和C3水平均较急性期明显升高(P<0.01或<0.05),但IgG、IgA仍比对照组低(P<0.05)。C4急性期和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RV肠炎患儿存在体液免疫抑制,免疫球蛋白和C3参与了RV肠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不同剂量谷氨酰胺肠内营养对老年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观察老年危重患者营养状态、胃肠道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将90例老年危重患者完全随机化法分成3组:不含谷氨酰胺的营养支持对照组(A组),低剂量谷氨酰胺[0.3g/(kg·d)]肠内营养组(B组),高剂量谷氨酰胺[0.6g/(kg·d)]肠内营养组(C组)。于营养支持的第1、7、14天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谷氨酰胺,观察血清谷氨酰胺含量变化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并测定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及氮平衡情况,同时观察患者的腹胀、腹泻、胃潴留等胃肠道功能情况。结果营养支持后第7、14天B组和C组血浆谷氨酰胺水平分别为(1886.8±420.5)、(2228.6±440.2)g/L和(1889.6±436.1)、(2174.3±440.8)g/L,较A组(1612.0±493.5)和(1869.7±559.8)μg/L显著升高(P=0.027,P=0.008);二胺氧化酶在B组和C组分别为(2310±1271)、(1602.5±1137.9)U/L和(2076.3±567)、(1586.3±530.9)U/L,较A组的(3250±923)和(2476±862)U/L显著降低(P=0.000,P=0.000)。营养支持后第7天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明显改善(P=0.023,P=0.047),第14天血红蛋白明显改善(P=0.003)。B、C组成功实施EN人数和达到EN目标人数分别是4和25例、3和27例,较A组12和13例多(P=0.008,P=0.000),胃肠道的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少。结论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能早期改善危重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营养状态,减少胃肠功能并发症。通过肠道给予谷氨酰胺,有利于成功实施肠内营养,并实现全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3.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锌水平变化及补锌治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血清锌水平变化及补锌治疗对RV肠炎的疗效.方法 收集1183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空腹静脉血清,按年龄分组测定血清锌水平,记录并经统计学处理,将该值作为东莞地区该年龄段儿童血锌正常值.收集近2 a因急性水样腹泻起病2 d内在门诊经大便RV抗原检测阳性确诊为RV肠炎的143例患儿,随机分为补锌治疗组72例,常规治疗组71例.检测二组患儿血锌水平.常规治疗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剂及补液等常规治疗;补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葡萄糖酸锌片20 mg/d(6个月以下者10 mg/d),连续治疗14 d.检测治疗后血锌水平.结果 RV肠炎患儿血锌水平明显低于本地区同龄健康儿童血锌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补锌治疗组总有效率95.8%,常规治疗组为81.6%,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8.88 P<0.01).补锌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锌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RV肠炎患儿血清锌水平明显降低,在腹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佐以补锌治疗对提高RV肠炎的疗效有良好的作用.WHO推荐补锌的剂量和疗程同样适合中国小儿RV肠炎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
5.
华莉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1):39-40
五年制专科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高度融合的一种教育形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有效教学时间长,为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但由于存在学生处于青春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在校时间长,和中专生实行同一套管理模式等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与青少年高脂血症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387例学生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坐高、腰围、上臂围进行测定,并用酶法检测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BMI)来反映身体肥胖程度,进一步分析这些指标与血脂浓度的关系.结果 387例学生中,共检出高脂血症患者48例,总检出率为 l2.4%.高脂血症组: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BMI) 4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BMI)这4项指标与TG均呈高度显著正相关(P<0.01),与HDL-C均呈高度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正常组与高脂血症组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BMI)4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均是影响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危险因素;肥胖是青少年高脂血症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76例疗效观察华莉咳嗽变异性哮喘在临床上表现为慢性咳嗽,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我院儿科门诊于1993年6月~1997年6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7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诊断标准按我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对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水平,并与39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4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有明显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给予不同剂量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对老年危重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危重患者随机分成3组:不含谷氨酰胺的完全胃肠外营养组(A组),低剂量谷氨酰胺(0.3g·kg-1·d-1)肠内营养组(B组),高剂量谷氨酰胺(0.6g·kg-1·d-1)肠内营养组(C组)。于营养支持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观察患者氧化应激的水平变化,同时比较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II)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含有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组(B、C组)MDA于营养支持后的第7天均出现降低(P〈0.05),第14天时高剂量的谷氨酰胺C组下降更明显(P〈0.05)。低剂量B组sOD于第7天就出现上升(P〈0.05),高剂量C组于第14天时上升(P〈0.05)。GSH—PX在营养支持后有所上升,但未出现统计学上的差异俨〉0.05)。B、C组的APACHE1I评分和CRP均于营养支持后的第7天出现下降(P〈0.05),第14天时,C组继续出现下降(P〈0.05)。结论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能改善老年危重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含高剂量的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改善的程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儿童1490例血铅、血镉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门诊儿童血铅及血镉水平,为防治血铅,血镉水平过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东莞市1490例门诊儿童进行血铅、血镉测定.[结果]血铅水平为(0.36±0.20)μmol/L,铅中毒的检出率为23.56%;血镉水平为(2.24±2.50)μg/L,镉中毒的检出率为6.64%.[结论]东莞市城区铅、镉污染较严重,特别是镉的污染,应引起各方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