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周薇  华春媛  沈跃华 《当代医学》2011,17(23):92-93
患者自控镇痛(PCA)技术目前已成为麻醉科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广泛应用于临床。布托啡诺由于镇痛效果确切,对病人生理功能干扰小,无呼吸抑制等优点,已成为目前临床术后自控镇痛的常用药物,静脉和硬膜外是主要的给药途径。为了寻求更简便、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我院于2010年起将布托啡诺用于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CSA),并与硬膜外PcA作比较,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严明  华春媛  李祖阁 《当代医学》2009,15(27):149-150
目的探讨曲马多超前镇痛对阑尾切除术病人的影响。方法100例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手术前15min静脉注射曲马多2.5mg/kg(10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Oml作为对照。记录术后6,12h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试验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马多超前镇痛对阑尾切除术病人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氟哌利多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180例ASAⅠ~Ⅱ级LC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60例,A组术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B组、C组术前分别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地塞米松10mg和氟哌利多20μg/kg,观察术后48 h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结果: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68.3%,B组、C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26.7%和8.3%,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地塞米松复合小剂量氟哌利多能减少术后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对硬膜外麻醉后背痛的作用。方法将400例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下择期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成2组,Ⅰ组硬膜外分次给予1%盐酸利多卡因+0.15%地卡因(含1∶200 000肾上腺素)16mL后再给2 mL生理盐水,Ⅱ组硬膜外分次给予1%盐酸利多卡因+0.15%地卡因(含1∶200 000肾上腺素)16 mL后再给2 mL(10 mg)地塞米松。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72 h的背痛情况,同时记录每例患者试穿次数。结果Ⅰ组患者术后72 h的背痛发生率为26.0%,Ⅱ组患者为8.0%(P<0.05),穿刺1次和2次及以上背痛的发生率分别为9.0%和17.0%(P<0.05)。结论小剂量地塞米松能减少硬膜外麻醉后背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薇  李靖  华春媛 《当代医学》2011,17(26):10-11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剖宫产手术对麻醉操作和取胎的镇痛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MS)以及新生儿apge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剖官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n=40),每组都由同一人进行麻醉操作,采用同样的麻醉药和给药方法,麻醉平面控制在(T6~T8)~S。A组在麻醉操作前5rain给予布托啡诺1mg加生理盐水稀释到5ml两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B组在麻醉操作前5min给予生理盐水5ml两分钟内缓慢注射。记录静脉给药前后5min的血压、心率,给药后的镇静评分(RS),麻醉操作和取胎时的疼痛评分(VAS),新生儿的Apgar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事。结果A组静脉给药前后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R8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麻醉操作VA8评分A组低于B组.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取胎时的VA8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无呼吸抑制发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剖宫产手术效果确切,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影响,能减轻患者麻醉操作和取胎操作时的不适感,且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