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发宽  华宁  张同欣  钮炜西  陆宏  肖军  唐雪正  王龙 《心脏杂志》2007,19(6):707-708,712
目的观察红细胞膜脂流动性(LFU)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CHF患者40例,正常对照者30例,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偏振技术测定外周血红细胞LFU。结果CHF组红细胞LFU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功能越差,LFU越低(P<0.05和P<0.01)。结论红细胞LFU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CHF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患者Apo-B基因酶切多态性的特点。方法:比较脑出血组、脑梗塞组与对照组及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之间的EcoRI、XbaI酶切多态性的特点,分析不同基因型的血脂水平。结果:脑出血组的E和脑梗塞组的E、X^ 等位基因的相对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梗塞组E、X^ 者的Apo-A显著低于E^1、X基因型者,而Apo-B则明显高于X者:脑出血组E基因型的Apo—A显著高于脑梗塞组,而Apo-B显著低于脑梗塞组;X^ 基因型脑出血组的Apo-B显著低于脑梗塞组。结论:E、X^ 可能是脑血管病发病的遗传标志,脑出血主要受E等位基因的影响,脑梗塞是由E、X^ 共同作用而导致发病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CI术后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药物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筛选PCI术后CYP2C19基因突变为CYP2C19*2/*2、CYP2C19*2/*3或CYP2C19*3/*3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2例、2倍组22例和3倍组23例。常规组75 mg氯吡格雷、2倍组150 mg氯吡格雷、3倍组225 mg氯吡格雷,1次/d。分别于PCI术后1、3、6个月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各组氯吡格雷药物抑制率及再发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6个月内,2倍组和3倍组患者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81.8%vs 31.8%vs 21.7%,P<0.01),2倍组与3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2倍组和3倍组氯吡格雷药物抑制率较常规组显著升高(P<0.01),2倍组与3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出血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2C19基因变异患者增加氯吡格雷药物服用剂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小板的抑制,降低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和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他汀组(B)、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s)动员组(C)和联合治疗组(D)。四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连续12周。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药物动员BMSCs人血。D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体BMSCs动员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四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浆BNP水平检测。结果单独或联合给予自体BMSCs动员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DCM患者的心功能,并降低血清BNP水平,其中以联合治疗组效果最强。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自体BMSCs动员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二者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6.
唐发宽  华宁  肖军  张同欣  陆宏  王龙 《医学争鸣》2007,28(18):1714-1716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膜脂流动性(LFU)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HF患者40例,正常对照者30例,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偏振技术测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LFU.结果:CHF组中性粒细胞LFU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功能越差,LFU越低,随着心功能的改善而逐渐升高(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LFU可能参与了CHF的病理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力衰竭程度.  相似文献   
7.
钮炜西  华宁  齐帜 《广东医学》2007,28(4):557-559
目的 探讨心理支持干预疗法对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情绪障碍和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接受心脏介入性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干预组(62例).对照组接受一般治疗,干预组应用支持性心理治疗,采用SAS,SDS自评量表和临床自行设计问卷对122例患者进行调查,测定心率、血压和心肌缺血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焦虑发生率显著降低,术前、术中、术后1 d心率、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待手术期心肌缺血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支持干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心理并减少心肌缺血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兔眼观察微型眼压调节器(MIPR-D的降压效果。方法对9兔9眼结膜囊表面麻醉,分别给每只兔子术前测眼压并记录,做为对照组,于角巩膜缘结膜下切一小口,直通前房安装MIPR—1后缝合结膜组织,术后定期分别在3d、1、2、3、4、5、6wk测兔眼压并记录.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被安装眼眼压由术前的2.804±0.289kPa依次下降为1.940±0.500kPa、1.692±0.548kPa、2.091±0.460kPa、1.722±0.673kPa、1.923±0.435kPa、2.250±0.352kPa,经6wk(42d)观察,被安装眼的眼压与术前眼压相比下降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MIPR-1降眼压效果好。兔眼安装区组织反应轻,无不良反应,切口愈合好,降压为今后人类青光眼治疗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医院在机构改革中,遇到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医院办社会.有人提出异议;也有人认为从实际出发,还是要办、要办好.看法不同,各有各的观点.对此,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患者经参麦注射液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02-03/2004-06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心功能Ⅱ~Ⅳ级心力衰竭患者58例,男32例,女2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西医组28例,参麦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一般常规治疗;参麦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50g/L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加参麦注射液30mL,1次/d,治疗3周。两组治疗前后均采血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测定心功能指数,采用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心力衰竭患者58例,西医组28例,参麦组30例。①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参麦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数、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西医组治疗后犤(2.83±0.65)分/例,(52.7±9.1)%;(2.43±0.78)分/例,(46.8±6.6)%,t=2.258,2.579,P<0.05犦;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明显小于西医组治疗后犤(67.4±21.5),(80.6±20.4)mL,t=2.336,P<0.05犦。②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参麦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明显低于西医组治疗后犤(74.1±12.4),(47.8±6.7),(64.3±11.8)ng/L;(85.4±11.5),(55.7±8.3),(71.3±12.8)ng/L,t=5.312,3.453,4.256,P<0.01犦。结论:应用参麦注射液干预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显著下调,说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参麦注射液可以使炎症反应减轻,参麦注射还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