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波  项蓉  励晓涛  朱发明 《浙江预防医学》2006,18(3):F0003-F0003
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必须检测血红蛋白,目前在采供血机构检测血红蛋白的方法主要有CuSO4比重法和血细胞计数仪法。采供血机构现在大多采用CuSO4比重法筛选献血者,该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存在的一定的误差[1~3]。血球计数仪虽然测定结果准确,但携带不方便,不适合于流动献血车的工作模式,往往应用于单采成分献血者的筛选。笔者采用血红蛋白试纸条对献血者进行了血红蛋白分析,为献血者血液筛选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165份血标本均来自我中心无偿献血者。其中120份样本采用血红蛋白试纸条和血球计数仪同时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近年来杭州地区献血人群HBsAg流行及分布状况,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HBV感染的预防策路。方法遵循献血者知情同意,采用ELISA法分别使用两种不同厂家的试剂检测献血后标本的HBsAg。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sAg阳性率,对年龄性别.献血次数等不同分布组的HBsAg阳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共检测无偿献血者741 441人,HBsAg阳性率为0.231%。2015-2019 年HBsAg阳性率分别为0.321% .0.241% .0.251% .0.179% .0.17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将无偿献血人群分为18-2425-34.35-44.45--5455-60岁年龄组,各年龄组随着年龄增加献血人群比例下降,HBsAg阳性率存在差异,其中45-54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0.5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女献血者HBsAg阳性率分别为0.271%和0.168% ;初次献血者阳性率为0.336% ,两次献血的人群阳性率为0.017%,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sAg阳性率低,不同年龄.性别和献血次数人群的阳性率存在差异,提高重复献血者率有利于提升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3.
5种抗-HCV ELISA试剂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防止输血传播丙型肝炎,卫生部颁发的<血站基本标准>要求对献血者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筛查,其中检测试剂的质量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生物制品检定所更新抗HCV血清盘,抗HCV试剂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各试剂生产厂商的抗-HCV检测试剂质量仍有较大的差异,存在一定的漏检和假阳性[1].为了解抗-HCV试剂盒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的筛检价值,为选择无偿献血者抗-HCV筛检试剂盒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们对5种抗-HCV试剂盒进行了初步评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血液安全,降低输血传播性疾病的风险,我国制订了献血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献血法》和《血站管理办法》等,明确规定血站应当保证所采集的血液由具有血液检测实验室资格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必须采用不同厂家的试剂由不同的检测人员对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两次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同时规定HBsAg、抗-HCV、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献血人群ELISA试剂抗-HCV阳性标本RIBA确认阳性情况。方法收集492份ELISA试剂抗-HCV阳性标本,采用重组免疫印迹实验(RIBA)进行确认,并比较不同ELISA试剂检测情况。结果 492份抗-HCV阳性标本中RIBA确认阳性89份、可疑164份、阴性239份,确认阳性比例为18.1%。RIBA确认阳性的标本,2种抗-HCV ELISA试剂检测结果均呈现阳性反应;一种ELISA抗-HCV试剂阳性反应的标本中,RIBA确认均为阴性或可疑。2种ELISA试剂抗-HCV均阳性反应的标本中,RIBA确认阳性率为56.9%—60.0%。结论献血人群ELISA试剂抗-HCV阳性标本中存在较高的假阳性反应,在反馈献血者检测信息中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6.
国产某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试剂中吸光度/临界值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某国产抗-HCV试剂样本吸光度/临界值(S/Co)的意义,探讨国产试剂检测抗-HCV的初步程序和标准。方法采用某国产试剂通过ELISA法检测295000例无偿献血者的抗-HCV,对其阳性反应的样本采用Ortho抗-HCV试剂通过ELISA法进行检测。Ortho试剂阳性反应的样本进行HCV重组免疫印迹实验(RIBA),并对其中的106例Ortho试剂阳性反应的样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在295000例样本中,某国产试剂抗-HCV阳性反应为681例,阳性率为0.23%。某国产试剂阳性反应的样本经Ortho试剂检测后阳性反应为367例,符合率为53.8%,其中Ortho试剂S/Co值≥3.8为66.2%。在Ortho试剂S/Co值≥3.8的样本中,某国产试剂S/Co值≥8.0的占94.2%;而Ortho试剂S/Co值〈3.8的样本中,某国产试剂S/Co值〈8.0的占99.2%。367例Ortho阳性反应样本中,RIBAHCV阳性223例,阳性率为60.8%;在国产试剂S/Co值≥8.0的样本中,RIBA阳性率为95.7%;而同一种国产试剂S/Co值〈8.0的样本中,RIBA阳性率为2.2%。106例Ortho试剂阳性反应样本中核酸检测阳性为42例。结论国产抗-HCV试剂在检测无偿献血者样本中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血源和血液的浪费。某国产试剂S/Co值≥8.0和Ortho试剂S/Co值≥3.8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实验室检测抗-HCV上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保障血液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有关法规明确规定对献血者血液标本必须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1/2)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1],只有检测合格的血液才能发放临床使用。然而血液安全涉及到多  相似文献   
8.
9.
<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病原体,其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目前全球HIV感染者中经血液传播约占5%~10%[2]。为有效遏制HIV经输血途径传播,我国有关法规规定采供血机构必须对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抗-HIV检测,以保障血液安全。我们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IV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为本地区降低HIV经输血传播风险,制定有效献血者招募及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病原体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testing,NAT)对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地区902 847例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抗HIV-Ⅰ/Ⅱ抗体/抗原和HIV RNA检测。抗-HIV抗体/抗原或HIV RNA 反应性标本送杭州市疾病控制中心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法和NAT进行确认。结果 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地区共检测HIV确证阳性103例,阳性检出率为0.01%,其中101例ELISA和NAT筛查均为阳性反应,2例ELISA筛查为阴性反应,NAT为阳性反应。103例感染者中,以男性(91.26%,94/103)、18~35岁(69.90%,72/103)、初次献血者(68.93%,71/103)为主。2016至2020年献血者HIV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 7.181,P=0.007)。男女献血者HIV阳性率各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0.336,P=0.350;χ2= 0.653,P=0.957)。各年龄组献血者HIV阳性率各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6.378,P=0.173;χ2=2.318,P=0.678;χ2= 5.284,P=0.259;χ2= 9.183,P=0.057)。结论 近5年HIV感染在杭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呈低流行水平,但仍存在感染风险,应加强在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并且应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选择合适的检测策略,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