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目的:分析由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CPC)和纤维蛋白胶(fibringlue,FG)组成的复合支架材料的凝固时间和显微结构特征,探讨其作为注射型复合载体的可行性。方法:将注射型CPC和FG按凝固后的体积计算,以2∶1的体积比混合,制成复合载体。测定复合材料的凝固时间,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煅烧前后的结构特征。结果:复合材料的初凝时间平均为9.54min,终凝时间平均为21.38min。扫描电镜发现,FG贯穿于CPC晶体间,并将CPC晶体紧密连接。煅烧后有较多大孔产生,空隙率为32.6%。且有延伸的沟隙将CPC微孔相连。结论:复合材料凝固时间适合临床操作;随着FG的降解,复合材料的空隙率将提高,有望加速CPC的降解和骨的生长,用作生物活性分子的注射性载体。  相似文献   
2.
介入治疗结合支持疗法对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恢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介入和支持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分析其临床疗效和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非创伤因素所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29例,共计38个股骨头,采用Seldinger技术经旋股内、外动脉,闭孔动脉超选择插管灌注融通扩血管药物治疗。注药后行血管造影,并观察临床症状及股骨头血供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进行支持治疗。结果 股骨头主要供血动脉均有不同程度增粗、延长,小分支显示增多;所有患治疗后患髋疼痛和功能障碍于半月内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近期有效率为100%,远期随访有效率为84%,Ⅰ~Ⅲ期患疗效较好,Ⅳ,Ⅴ期远期疗效不佳。结论 介入治疗可以改善股骨头局部血液循环,对早期病变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康复治疗是维持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老年脊柱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发生最早、发生率最高、涉及范围最大的骨折。最常发生在T12~L1和T7-8其中,椎体骨折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由于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随着对该病认识和研究的深入,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发展,骨折内固定设计的改进、材料和手术技术的改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也由单纯延长患者生命向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转变。文章就近几年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相关的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下自体中1/3髌韧带等长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late,Iigament,ACL),已成为常规治疗ACL的微创外科手段,但带来的术后并发症将直接影响ACL重建的疗效: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在采用关节镜下自体中1/3髌韧带等长重建ACL的同时,用半腱肌或髂胫束修补髌韧带21例,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以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ICPC)/纤维蛋白胶(FS)共同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复合载体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在小鼠体内异位成骨的能力,探讨其作为注射性骨替代物的可行性. 方法:在小鼠肌袋随机注射或植入ICPC/FS/bBMP复合物、ICPC/FS复合物和单纯bBMP材料,术后2 wk, 4 wk取材,通过碱性磷酸酶测定和组织学检查,观察其异位诱导成骨能力. 并对术后4 wk时新生骨进行定量测定和统计学比较. 结果:ALP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ICPC/FS/bBMP复合物有较多新骨形成,单纯bBMP诱导出少量骨,ICPC/FS复合物未见新生骨,诱导骨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可注射性ICPC/FS/BMP复合物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活性,ICPC/FS是BMP的良好注射性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余志春  刘通方 《护理研究》2003,17(20):1184-118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 ,VAP)是医院内肺炎 (nosocomialpneumonia ,NP)的特殊类型 ,指发生在机械通气 48h后 ,病人所出现的支气管肺炎 ,是机械通气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分为早期VAP(发生在气道插管后 5d以内 )和晚期VAP(发生在气管插管后 5d以后 ) [1] 。目前 ,该病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有效预防可能是控制其发病的最佳策略。采取以人工气道预防为主的综合性护理预防措施 ,是预防VAP发生的重要环节 ,对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极为重要。本文就VAP发生的护理预防措施做一综述。1 认识VAP的危险因素 ,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7.
刘通方  刘建  孟国林  袁志  李丹  杨家骥  胡蕴玉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7):3248-3249,i001
目的:分析由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和纤维蛋白胶(fibrin glue,FG)组成的复合支架材料的凝固时间和显微结构特征,探讨其作为注射型复合载体的可行性。方法:将注射型CPC和FG按凝固后的体积计算,以2:1的体积比混合,制成复合载体。测定复合材料的凝固时间,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煅烧前后的结构特征。结果:复合材料的初凝时间平均为9.54min,终凝时间平均为21.38min。扫描电镜发现,FG贯穿于CPC晶体间,并将CPC晶体紧密连接。煅烧后有较多大孔产生,空隙率为32.6%。且有延伸的沟隙将CPC微孔相连。结论:复合材料凝固时间适合临床操作;随着FG的降解,复合材料的空隙率将提高,有望加速CPC的降解和骨的生长,用作生物活性分子的注射性载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介入和支持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分析其临床疗效和相关因素。方法选取非创伤因素所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9例,共计38个股骨头,采用Seldinger技术经旋股内、外动脉闭孔动脉超选择插管灌注融通,扩血管药物治疗。注药后行血管造影,并观察临床症状及股骨头血供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进行支持治疗。结果股骨头主要供血动脉均有不同程度增粗、延长小分支显示增多;所有患者,治疗后患髋疼痛和功能障碍于半月内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近期有效率为100%,远期随访有效率为84%,Ⅰ~Ⅲ期患者疗效较好,Ⅳ,Ⅴ期远期疗效不佳。结论介入治疗可以改善股骨头局部血液循环对早期病变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康复治疗是维,持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老年脊柱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发生最早、发生率最高、涉及范围最大的骨折。最常发生在T12~LI和T7~8。其中,椎体骨折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由于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随着对该病认识和研究的深入,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发展,骨折内固定设计的改进、材料和手术技术的改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也由单纯延长患者生命向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转变。文章就近几年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相关的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O型臂X线机与C型臂X线机辅助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结果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2—2022-02接受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的45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其中23例术中应用O型臂X线机辅助手术(O型臂组),22例术中应用C型臂X线机辅助手术(C型臂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中患者受到的X线辐射量、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ODI指数。结果 4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两组术中各有2例出现硬膜撕裂,术后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两组均未发生不可逆性神经损伤以及需要翻修的情况。与C型臂组比较,O型臂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患者术中受到的X线辐射量更少,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及ODI指数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7天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型臂X线机比较,O型臂X线机辅助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可以提高椎弓根置钉准确性,进而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