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剑波  文萍  龚敏  韩明  李兴  刘立玺 《医学争鸣》2008,29(20):1920-1920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0-11/2007-01我院收治急性胰腺炎32例,其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11(男5,女6)例,年龄33~70岁;复发性胰腺炎患者21(男9,女12)例,年龄27~68岁,临床诊断胆源性胰腺炎15例,特发性胰腺炎6例.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肝内外胆管结石同步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内镜下肝内外胆管结石同步治疗方法 .方法 3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肝外胆管结石予以网篮或(和)气囊取石;肝内胆管结石,通过操作技巧将网篮、气囊送入结石所在分支胆管,尝试取石.结果 肝外胆管结石病人27例,25例结石取出,2例未取出;肝内胆管结石病人36例,位于一级分支胆管的多发结石5例(局限于同一分支3例)、单发结石3例结石取出,最多取石3枚,最大结石直径5~6mm.二级以上肝内胆管结石无一取出.结论 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对肝外胆管结石效果好,对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成功率低,但对一级分支肝内胆管单发或位于同一分支胆管多发较小结石仍不失为一简单、微创、经济、可行方法 .多种微创手段联合治疗是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结肠镜诊断回肠末端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3例回肠末端病变的结肠镜检查资料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回肠末端病变诊断回肠末端炎29例,淋巴滤泡增生症14例,克罗恩病6例,肠结核5例,白塞氏病及淋巴瘤各3例,感染性肠炎、回肠末端血管畸形并出血、缺血性回肠炎各1例。结论结肠镜应作为回肠末端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立玺  邱萍 《广东医学》2012,33(18):2717-2717
患者,女,46岁,因腹胀、腹围增大伴乏力半年于2010年7月2日入院.无腹痛、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盗汗.就诊于当地医院,腹腔液检查未见癌细胞,胃镜示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病以来,精神睡眠差,24 h尿量600 mL,大便正常,体重下降近20 kg.4年前曾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给予甲状腺素(1/2片,1次/d)治疗,现已控制并停药2个月.2个月月经未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生及其端粒酶hTERT-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TSA与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株共培养,MTT检测细胞增生,RT—PCR法检测细胞端拉酶hTERTH-mRNA的表达,同时用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方式上的改变。结果TSA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同时它也能显著减少hTERT-mRN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能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hTERT-mRNA表达,进而抑制其生长,这可能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抗肿瘤的另一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尼美舒利(nimsulide)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系增殖及其端粒酶hTERT—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尼美舒利(50,100,150μmol/L)与SGC-7901细胞系共同培养24、48、72h,MTT检测细胞增殖,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方式上的改变,RT—PCR检测细胞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结果尼美舒利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hTERT—mRNA的表达降低,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尼美舒利能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系hTERT—mRNA的表达,进而抑制其生长,这可能是选择性COX-2抑制剂抗肿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增殖和端粒酶hTERT—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尼美舒利(0、50、100、200、400μmol/L)进行共同培养。用相差显微镜动态地观察经尼美舒利处理后细胞的形态变化;MTT法检测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增殖;RT—PCR法检测细胞端粒酶hTERT—mRNA表达。结果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尼美舒利作用于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并且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降低呈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尼美舒利能够抑制人胃癌细胞系的hTERT—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其生长,这表明尼美舒利可能是种新的端粒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8.
胃肠结核是人体各器官结核病中非常罕见的疾病.胃、结肠、阑尾同时存在结核更少见.该男性患者63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及黑便曾被误诊为胃溃疡、胃癌,给予埃索美拉唑镁治疗后胃溃疡一直未愈合,剖腹探查及手术标本证实为胃、结肠、阑尾多发结核,经过抗结核治疗半年后,患者无腹痛及黑便,体质量增加15kg.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常规内镜与窄带内镜(NBI)、染色内镜对远端大肠异常隐窝灶(aberrant cryptfoci,ACF)的发现率。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12月就诊于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准备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67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常规内镜组228例、NBI组220例、染色内镜组222例。比较三种方法对远端大肠ACF检出率及各组间所用操作时间。结果在三组中,共发现155例ACF病例数。常规内镜、NBI组及染色内镜组发现ACF病例数分别为5例(2.19%)、25例(11.36%),125例(56.31%),三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但是与常规内镜相比,NBI组、染色内镜组操作时间有所延长。结论染色内镜能大幅提高远端大肠ACF发现率。NBI内镜较常规白光内镜能提高远端结肠ACF发现率,但比染色内镜低。常规白光内镜对远端结肠ACF发现率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