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接受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全身麻醉下行皮瓣移植术患者,ASAⅠ级,随机分为实验组(D组,n=25)和对照组(N组,n=25)。D组患者手术结束前30 min右美托咪定0.6μg·kg-1静脉泵注(10 min内泵注完毕),N组患者以同样方式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变化以及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呛咳例数及躁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术后苏醒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P和心率D组明显低于N组(P<0.05);躁动评分和呛咳例数D组显著低于N组(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不影响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皮瓣移植手术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和患者呛咳、躁动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个案管理模式在多指患儿围手术期麻醉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40例多指患儿, 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 研究组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个案管理模式进行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各时间段疼痛程度、术后不良反应(发热、咳嗽、咳痰、腹泻、呕吐等)发生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总费用。结果研究组术后2、6、12 h的疼痛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相对于对照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住院总费用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多指患儿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能有效减轻患儿术后机体应激、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促进机体康复的同时减少了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孙卫楠  徐艳  刘祯庆 《江苏医药》2012,38(7):853-854
术后镇痛的最常见的药物配方是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 NSAIDs)或选择性环氧合酶2( COX-2)抑制药以及阿片类药物、曲马多配合[1].布托啡诺(butorphanol)是阿片受体激动-拮抗镇痛药,主要激动k阿片肽受体,对μ受体则具有激动和拮抗双重作用,用于术后镇痛安全有效,镇痛效果可靠[2].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丙帕他莫复合布托啡诺用于断指再植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 120例ASAⅠ级、断指血管条件佳的断指再植患者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观察组使用持续性静脉自控镇痛方法,昂丹司琼8 mg+布托啡诺10 mg+丙帕他莫3 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对照组:口服曲马多缓释片100 mg,减轻术后疼痛.观察2组患者术后1、2、6、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断指血运情况、血管栓塞率及再植指成活率.结果 对照组VA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 (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丙帕他莫复合布托啡诺用于断指再植术后静脉镇痛具有确切的效果,副作用少,可降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7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75例符合CAP临床诊断的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92%患者3d后症状好转,3~5d病灶完全吸收73%,7~10d吸收97%,仅少数有合并症患者病程达13d。平均住院天数4.5d。结论:应早期明确CAP的临床诊断,并进行积极对症治疗,尤其警惕发病率较高的老年重症CAP。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右美托昧定对再植断指成活率的影响.方法 在连续臂丛阻滞下完成急诊断指再植术60例均分为两组:D组术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续以0.5μg·kg-1·h-1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C组静脉注射氟哌利多和芬太尼合剂作为对照.记录手术第1、2、3和7天再植断指成活情况,测定血浆TNF-α、IL-10和IL-1浓度.结果 术后第2、3和7天,D组再植断指成活率高于C组(93.3% vs.86.7%、90.0% vs.83.3%和90.0% vs.83.3%)(P<0.01).术后第2、3天,D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C组,第7天低于C组(P<0.01);术后第2、3和7天,D组TNF-α和IL-1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结论 臂丛阻滞下行急诊断指再植术中辅用右美托咪定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再植断指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正磁共振成像(MRI)在多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由于其成像原理的特殊性,扫描时间较长,患者需要长时间制动以取得较好的图像效果。部分老年患者由于疾病或自身原因,自制力较差,需要药物辅助镇静或  相似文献   
9.
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复杂上肢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祯庆 《江苏医药》2005,31(9):708-708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常用麻醉方法。但在病情复杂的上肢手术中,因臂丛神经的解剖及所支配的区域不同,单一臂丛阻滞导致阻滞不全。本旨在探讨肌间沟和腋路联合臂丛阻滞的麻醉效果,改善单一臂丛阻滞路径的固有缺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祯庆  孙卫楠  李鑫  徐同生 《山东医药》2011,51(38):105-106
目的观察等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Ⅲ级80~102岁下肢骨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组,各40例。A组用0.5%等比重布比卡因,B组用2%利多卡因,均为单侧腰麻,两组均控制麻醉平面不超过T10。监测并记录患者麻醉前、麻醉后5、10、20、30、60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观察患者麻醉后下肢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平面达T10时间及运动阻滞程度,评价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与麻醉前相比,两组患者麻醉期间HR、SpO2、RR变化无明显差异(P均〉0.05),A组麻醉前后MAP相比P均〉0.05,麻醉后30 min B组MAP与A组同期相比P〈0.05。A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达T10时间显著快于B组(P均〈0.05)。A组术侧肌松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等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高龄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