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不稳定型心绞痛Braunwald分级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120例,根据Braunwald分级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Braunwald分级I级;B组为Braunwald分级Ⅱ级;C组为Braunwald分级Ⅲ级。采用Gensini积分评估患者冠状动脉严重程度,采用免疫法检测NT-proBNP,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各组NT-proBNP水平、LVEF值、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Braunwald分级的相关性。对各组患者随访6个月,记录并比较各组6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及其与血浆NT-proBNP水平的关系。结果三组患者血浆NT-proBNP和Gensini积分随着Braunwald分级的增高而逐渐升高,而LVEF正好相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法分析,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MACE呈正相关性(r=0.39、0.54,均P0.05),与LVEF值呈负相关性(r=-0.36,P0.05)。结论 NT-proBNP水平、LVEF值和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能较好地反映UAP的严重程度,可作为UAP患者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任惠萍  张杰  薛玉前  刘倩  刘生华  郑荣 《新医学》2005,36(3):F003-F003
患者男,30岁,农民.因"胸闷、呼吸困难半年,加重伴左胸部疼痛1个月"于2004-05-27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半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无心前区痛,无其他不适感,胸闷夜间明显,白天缓解,当时患者不重视,未行任何检查及治疗.于入院前1个月患者自觉上述症状加重,并伴左侧胸痛,呈针刺样间歇性疼痛,无向肩背部放射,无咳嗽、咳痰、乏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症状,经休息也未见明显缓解,以"胸闷待查"收入我科.患者既往患"先天性心脏病"30年(具体不详),无传染病及其他疾病史,无药敏史.其母于32岁去世(死因不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一侧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继发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急性颅内血肿术中继发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一次开颅清除双侧血肿.结果 术后按Glasgow(COS)评定预后,其中良好4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 采用一次开颅治疗一侧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继发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溶液对口冲洗治疗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32例脑室内出血患者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置入引流管后,双侧引流管均不关闭,从一侧引流管注入含尿激酶5万u的生理盐水20~30ml,从另一侧流出,注完后,关闭双侧引流管1h后放开.术后第一天,同法分别从两侧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溶液各一次,关闭2h后放开. 结果 32例患者出血后3个月临床疗效评估,其中正常或神经功能轻度丧失19例,功能中度丧失5例,功能重度丧失2例,持续昏迷1例,死亡3例.结论 该方法简便有效、安全可靠,有效减少了颅内感染、再出血、脑积水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应用于药师日常管理对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作为研究阶段,研究期间随机选取84例药学服务患者,并将其分成两组,各42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药学管理方法,无药学服务内容参与日常管理。观察组应用药学服务参与药学日常管理,以期使用药历书写、临床药师查房、合理用药指导结合微信群管理,降低药品不良反应。观察评价指标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成药占比,抗感染药物占比,降压药物占比)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药学服务的开展给予药师更多成长空间及主观能动性,药师与临床医师共同合作,审核医嘱的合理性降低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病通常发生于中老年人,近年临床上青年脑血管病亦不少见,其原因不同于中老年人,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20例40岁以下的脑血管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1997年至2004年间收治的40岁以下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15~39岁,平均31·2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且均经CT或MRI证实。占同期住院脑血管病患者的6·8%(20/294)。病因:本组病例中脑出血11例,其中有高血压家族史者2例,且均有长期大量饮酒史,在饮酒后突然发病;高血压2例,饮酒后发病;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resistant nephrotic syndrome,SRNS)患者环磷酰胺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金华文荣医院145例SRNS患者,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TGF-β检测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治疗后根据患者环磷酰胺治疗反应性将患者分为高反应组和低反应组,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TGF-β水平与SRNS患者环磷酰胺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RNS患者环磷酰胺治疗反应不佳的影响因素。结果 145例SRNS患者中共139例完成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其中80例患者对环磷酰胺治疗反应性高为高反应组,59例为低反应组;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TGF-β水平与SRNS患者环磷酰胺治疗反应性呈负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TGF-β(OR=1.480)、24h定量尿蛋白(OR=1.818)是SRNS患者环磷酰胺治疗反应不佳的危险因素(P<0.05),高白蛋白(OR=0.859)是SRNS患者环磷酰胺治疗反应不佳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TGF-β水平与SRNS患者环磷酰胺治疗反应性呈负相关性,且TGF-β、白蛋白、24h定量尿蛋白均与SRNS患者环磷酰胺治疗反应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一侧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继发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急性颅内血肿术中继发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一次开颅清除双侧血肿.结果 术后按Glasgow(COS)评定预后,其中良好4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 采用一次开颅治疗一侧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继发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钛网板一次成形一期整复开放性颅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开放性颅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创口彻底清创,清除破裂骨片,用咬骨钳将骨窗边缘咬平修齐,根据创口骨窗缺损大小及形状,对钛网板进行塑形剪切,用钛钉固定于骨窗外缘。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无术后伤口感染,无皮下积液,无排异反应,无钛网移位。均稳固无松动,外型美观。未发生脑脊液漏、出血、脑组织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钛网一次成形一期整复开放性颅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效果满意,方法简单,创伤少,并发症少,减少了再次手术的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骨化三醇(罗钙全)冲击治疗尿毒症血透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7月-2010年12月期间,46例尿毒症血透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剂量罗钙全治疗,观察组23例采用罗钙全冲击治疗,比较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主要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磷(phosphorus,P)水平明显下降,钙(calcium,Ca)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TH、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罗钙全冲击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