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急、慢性重症肝炎,临床常见,内科治疗效果不佳,随着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应用,其对挽救患者的生命起了重要作用。该方法一方面可以去除患者体内的代谢毒物,同时还可补充肝细胞再生所需的外源性营养物质,从而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采用血浆置换(PE)治疗的38例重型肝炎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脉冲组织多普勒(PW-TDI)评价肝硬化失代偿期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正常对照组及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患者各20例,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VDd,LADs),右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右房收缩末期内径(RVDd,RADs),并应用PW-TDI技术测量三尖瓣前叶瓣环(ATA)隔叶瓣环(STA)及后叶瓣环处(PTA)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心肌运动速度(E′和A′)及E′/A′比值,同时测量三尖瓣前叶瓣环处心肌收缩期S波持续时间(systolic duration time S-dT)。 结果肝硬化患者ATA、STA及PTA处舒张早期心肌运动速度E′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P〈0.05及P〈0.01)肝硬化患者ATA及PTA处舒张晚期心肌运动速度A′均明显增加(P均〈0.05),肝硬化患者STA处舒张晚期心肌运动速度A′亦增加,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ATA、STA及PTA处E′/A′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均〈0.01)。肝硬化患者ATA处S-dT明显缩短(P〈0.05)。 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右心舒张功能受损,S波持续时间缩短,PW-TDI可简便、敏感地反映肝硬化患者的右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超声心动图在自制带阀门血管内支架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PDA患者,堵闭术前超声心动图测量PDA的内径、左房室大小等,并对PDA进行分型。术中检测封堵器所在的位置、是否牢固夹闭PDA、周围有无分流等。结果 术前超声心动图测量的PDA圆柱管型内径大小与造影结果无明显差别(P〉0.05),且与分型无关(P〉0.05);20例PDA患者,内径在1.6~10mm,其中有6例内径大于6mm,彩色多普勒(CDFI)均显示封堵器堵闭牢固,无残余分流。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自制带阀门血管内支架封堵器治疗PDA有可靠的指导作用,自制带阀门血管内支架封堵器对内径大于6mm的PDA堵闭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QTVI)评价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等容收缩期心肌运动特征的价值.方法 A组正常对照组48例,B组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患者42例,C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周内患者32例,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前降支(LAD),梗死部位累及左室前壁和/或前间壁.在心尖二腔心及心尖长轴切面应用QTVI分别获得左室前间隔、前壁基底段、中段共计4个节段心肌的组织多普勒速度曲线,分别测量各节段等容收缩期正向( IVC)、等容收缩期负向(-IVC)运动速度及△IVC(△IVC=正向VIC-负向VIC).结果 A、B、C 3组间在LAD供血的室壁节段 IVC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IVC均无显著差异(P>0.05).△IVC在前间隔基底段、中段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左室前壁基底段、中段3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QTVI可简便、敏感地评价冠心病患者等容收缩期的心肌运动异常.  相似文献   
5.
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首先达到诊断目的,再根据诊断采取进一步的治疗。ERCP在术前、术中、术后都有很多影响因素,而护理工作是ERCP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我科于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实施ERCP50例,治疗后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米非司酮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复潮时间及子宫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可以取得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明显的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恢复快,在临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胸水腺苷脱氨酶活性测定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刘爱莉(附属甘泉医院内科上海,200065)关键词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中图号R561.3结核性与恶性胸水的诊断与鉴别有时比较困难,本文报道60例胸腔积液患者胸水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相似文献   
8.
苏北地区职业献血员HCV感染状况以及与血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患者陆某,男,77岁,退休工人,口渴、多饮、多尿、消瘦20年,血糖最高达20mmol/L,20年前确诊为Ⅱ型糖尿病,长期服用甲磺丁脲0.5g,一日3次,血糖控制在6.5mmol/L左右。因发热、咳嗽、痰少色黄4天,体温37~39.9℃,呕咖啡样物1次,约300ml;黑便1次,约100g,糊状,于1994年4月2日入院。查体:神清,体温37℃,呼吸16次/min,血压16/8kPa,HR80次/分。中度贫血貌,消瘦,皮肤无瘀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实验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后血栓演变过程.材料与方法:利用猪自体血栓制备选择性急性PTE模型,观察PTE后不同时间血栓性状、肺动脉内膜和周围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PTE后2 h血栓已部分溶解,3 d继发混合血栓形成,7d血栓部分机化,14d血栓进一步机化并局部钙化;栓塞后即出现肺出血和肺水肿,以2h最为明显;栓塞后1d开始出现内膜增厚,持续到14d.结论:血栓自溶、机化及肺动脉内血栓形成共同决定栓子的结局,影响PTE的病理和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