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危急重症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焕蓉 《天津中医》1998,15(3):132-132
  相似文献   
2.
刘焕蓉 《天津中医药》1998,15(6):258-258
笔者自1994年11月~1997年5月对28例肋软骨炎病人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8例患者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52岁;病变部位在第2肋软骨19例,第3肋软骨4例,累及第2、3肋软骨两个部位3例,第4肋软骨2例.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煎法提取中成药中的甘草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以水煎法提取19种中成药中甘草酸(GA)的含量。方法采用日本岛津PC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醋酸(57.0∶42.6∶0.4);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2.0 ml.min-1。结果甘草酸在200-2000μg.ml-1,r=0.999 7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55%,RSD=1.1%;同时研究了22种单味药对甘草中GA含量测定的影响。结论通过与冷浸法比较,水煎法和冷浸法提取中成药中GA含量差值较大,且水煎法的偏低。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1994年11月~1997年5月对28例肋软骨炎病人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8例患者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52岁;病变部位在第2肋软骨19例,第3肋软骨4例,累及第2、3肋软骨两个部位3例,第4肋软骨2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玉屏风黄芪-白术-防风1∶1∶1、2∶2∶1、3∶1∶1、4∶4∶1和防风-黄芪1∶2、黄芪-白术1∶1、防风-白术1∶2配伍剂量变化对槲皮素、芒柄花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升麻苷4种黄酮成分的影响。方法 对玉屏风配伍剂量变化的4组整方和3组拆方分别先用水回流提取,药渣再用80%乙醇回流提取,并采用HPLC法对水醇提取液中4种黄酮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在整方中,4种黄酮成分的总量为3∶1∶1>1∶1∶1>2∶2∶1>4∶4∶1,在拆方中,防风-黄芪>防风-白术>黄芪-白术。对单一成分而言,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苷>槲皮素>芒柄花素;除芒柄花素外,其余3种成分的量均为水提液大于药渣醇提液,药渣醇提可使4种黄酮成分的量增加12.24%~40.64%。槲皮素和芒柄花素是黄芪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二者的含量均为3∶1∶1>2∶2∶1>4∶4∶1>1∶1∶1,白术不含4种黄酮成分。结论 随着玉屏风配伍剂量的变化,水醇提取液中4种黄酮成分的含量明显改变,但这种改变并不是药材含量的线性加减。  相似文献   
6.
分解前后白术挥发油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分解前、后白术挥发油对人类卵巢癌细胞SKOV-3细胞形态、生长抑制率、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使用倒置显微镜及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浓度分解前、后白术挥发油作用SKOV-3细胞不同时间后,对细胞形态、生长抑制率、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镜下可见凋亡小体。分解前、后白术挥发油各浓度样品作用细胞时间72h,或100,200mg/L作用细胞24,48h时,对细胞增殖均有显著影响(P<0.01)。浓度12.5,25,50mg/L分解后白术挥发油作用细胞24,48h时,对细胞增殖有显著影响(P<0.05)。浓度25,50mg/L分解前白术挥发油作用细胞24,48,72h时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分解后挥发油的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分解前、后挥发油作用浓度的增加,分解前白术挥发油早期细胞凋亡率增高,晚期凋亡率减少;分解后白术挥发油早期细胞凋亡率、晚期细胞凋亡率增加;分解前挥发油G0/G1期和S期的细胞比例降低,G2/M期的细胞比例升高;分解后挥发油G0/G1期和G2/M期的细胞比例降低,S期的升高。结论分解前、后白术挥发油对SKOV-3细胞均具有杀伤抑制作用,其作用与时间和剂量呈正相关。在一定浓度范围,分解前白术挥发油对SKOV-3细胞增殖影响明显大于分解后。分解前、后白术挥发油均具有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分解前白术挥发油主要在凋亡早期发挥作用,分解后的挥发油在凋亡早期、晚期均发挥作用;分解前挥发油可将细胞阻滞在G2/M期,分解后可将细胞阻滞在S期。  相似文献   
7.
刘焕蓉  王虹  秦雪梅  张丽增  吴恩 《中草药》2011,42(6):1122-1124
目的研究玉屏风黄芪-白术-防风1∶1∶1、2∶2∶1、3∶1∶1、4∶4∶1和防风-黄芪1∶2、黄芪-白术1∶1、防风-白术1∶2配伍剂量变化对槲皮素、芒柄花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升麻苷4种黄酮成分的影响。方法对玉屏风配伍剂量变化的4组整方和3组拆方分别先用水回流提取,药渣再用80%乙醇回流提取,并采用HPLC法对水醇提取液中4种黄酮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在整方中,4种黄酮成分的总量为3∶1∶1>1∶1∶1>2∶2∶1>4∶4∶1,在拆方中,防风-黄芪>防风-白术>黄芪-白术。对单一成分而言,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苷>槲皮素>芒柄花素;除芒柄花素外,其余3种成分的量均为水提液大于药渣醇提液,药渣醇提可使4种黄酮成分的量增加12.24%~40.64%。槲皮素和芒柄花素是黄芪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二者的含量均为3∶1∶1>2∶2∶1>4∶4∶1>1∶1∶1,白术不含4种黄酮成分。结论随着玉屏风配伍剂量的变化,水醇提取液中4种黄酮成分的含量明显改变,但这种改变并不是药材含量的线性加减。  相似文献   
8.
刘焕蓉  秦雪梅  王利平  王虹 《中草药》2009,40(12):1922-1924
目的 研究玉屏风处方中黄芪、白术、防风配伍剂量变化与有效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对玉屏风配伍剂量变化的4组整方和3组拆方分别先用水回流提取,然后将药渣再用80%乙醇同流提取,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水醇提取液中总黄酮、总皂苷、总多糖及总氮基酸进行测定.结果 有效成分的量是总多糖>总氨基酸>总黄酮>总皂苷;在整方组中,总皂苷的量是黄芪、白术、防风配伍1:1:1>2:2;1>4:4:1>3:1:1,总多糖、总氨基酸及总有效成分的量是黄芪、白术、防风配伍2:2:1>1:1:1>3:1:1>4:4:1;在拆方组中,总皂苷的量是防风:黄芪>黄芪:白术>防风:白术,总多糖、总黄酮、总氨基酸及总有效成分的量是黄芪:白术>防风:白术>防风:黄芪.结论 随着玉屏风药材剂量的变化,水醇提取液总有效成分明显改变,但是,这种改变并不是药材中相应成分量的线性加减.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临床治验中体会到,中医药在治疗危急重症中,作用非浅.只要辨证准确,适时施药,即可获惊人之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选白术挥发油(volatile oil from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VOA)最佳氧化分解条件,阐明紫外灯和太阳光氧化对VOA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安徽产VOA,将其分别置于254 nm/8 W,365 nm/8 W和254 nm/30 W紫外灯下进行光照氧化,HPLC跟踪检测苍术酮含量变化,以此筛选最佳氧化分解条件;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紫外灯光照对VOA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的影响,并与太阳光照氧化分解产物进行比较。结果 VOA中苍术酮氧化分解速率为:254 nm/30 W>254 nm/8 W>365 nm/8 W。紫外灯和太阳光照氧化分解条件下,VOA中消失、新增及含量变化的化学成分有差异,但总体变化趋势相一致,即随着苍术酮和γ-榄香烯的氧化分解,Isovelleral、β-桉叶醇、广木香内酯、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 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显著增加。太阳光照氧化分解后Isovelleral和β-桉叶醇的含量较高,而紫外光照氧化分解后内酯成分的含量较高。结论 将VOA置于254 nm/30 W的紫外灯下光照氧化是解决挥发油稳定性问题的良好途径,但从制药规模考虑,太阳光照氧化的成本更加低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