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医药学的发展 ,临床上不断出现一些新药 ,但有一些新药的药物配伍禁忌在“静脉药物配伍禁忌表”中不能查到。在临床上发现腺苷蛋氨酸 (思美泰 ,德国基诺公司生产 )与 5种静脉注射药物存在配伍禁忌。1 腺苷蛋氨酸的配伍禁忌腺苷蛋氨酸与下列 5种静脉注射药物配伍的结果 :①与呋脲苄西林钠配伍产生大量白色絮状物 ;②与呋塞米配伍产生白色沉淀 ;③与头孢哌酮钠配伍产生白色絮状沉淀 ;④与肝素钠配伍产生少量白色混浊 ;⑤与头孢哌酮钠 舒巴坦钠配伍产生白色絮状物。当腺苷蛋氨酸与上述药物同时输液时 ,莫菲滴管甚至整个输液管中会出现沉淀、混浊。为保证用药安全 ,笔者将腺苷蛋氨酸用 0 .9%氯化钠注射液 10mL稀释后注入 5支无菌试管中 ,然后分别加入上述 5种药物各 2mL ,随即出现上述结果 ,静止放入冰箱 2 4h后除肝素钠稍有变化 ,其他均无变化。2 讨论在临床输液中 ,须注意输入液体的先后顺序 ,遇到与腺苷蛋氨酸有配伍禁忌的药物要隔开输入 ,或用 0 .9%氯化钠注射液将原输液器中药物冲净 ,再更换有配伍禁忌的药物 ,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腺苷蛋氨酸的配伍禁忌@刘海瑛$解放军第401医院干部一科!青岛2...  相似文献   
2.
临终关怀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临终关怀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优终和优逝已成为人们生存质量提高的一种重要体现.临终关怀近年来在我国已有较大的发展,现综述如下. 一、临终关怀的定义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安息所等.指由社会各层次(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宗教人士、志愿人员、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组成的团体为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支持与照护.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一种新兴的护理方式,临终关怀为临终病人提供了一个符合人性的、科学的护理[1],使其能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2],又能为临终病人家属提供包括居丧期在内的生理、心理关怀的立体化社会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海军水面舰艇编队环球航行不同气温对24h动态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98名参加环球航行人员在气温〈30℃和≥30℃时的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窦性心律、对早搏、ST段、QT间期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的时域、频域和非线性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气温〈30℃时比较,气温≥30℃时的平均心率加快,最高心率减慢,最低心率加快,停搏次数增多,最长停搏时间延长,早搏增多,MV5导联ST段明显压低、压低持续时间延长,QTd、QTc、QTcd明显增高,SDNN、SDANN、SDNN指数、RMSSD、NN50、PNN50、三角指数、VLF、HLF、VAI及VLI明显降低(P〈0.01)。结论:气温≥30℃时海军水面舰艇编队环球航行时,对人体有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可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针、药相结合治疗18例乳腺增生,取穴:肝俞(双)膻中、双内上(即掌侧第一腕槽纹上二指处,为进针点)。配穴:太溪、三阴交、足三里,中药:化癖汤(自拟方)。结果:治愈12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结论:针药配合是治疗乳腺增生的特效方法,患者避免了手术创伤治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增殖细胞核抗原67(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67,Ki-67)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C-erbB-2)的表达及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灶组织蜡块,检测其中PR、ER、Ki-67与C-erbB-2的表达。结果:本组Ⅲ~Ⅳ期病灶PR、ER阳性率低于Ⅰ期与Ⅱ期(P<0.05),Ⅲ~Ⅳ期与Ⅱ期病灶Ki-67与C-erbB-2阳性率高于Ⅰ期(P<0.05)。本组G3类型病灶PR、ER低于G1类型(P<0.05),Ki-67与C-erbB-2的阳性率高于G1类型(P<0.05);G2类型病灶Ki-67阳性率高于G1类型(P<0.05)。本组浸润程度≤1/2的病灶PR、ER阳性率高于浸润程度>1/2病灶(P<0.05),Ki-67阳性率低于浸润程度>1/2病灶(P<0.05);浸润程度≤1/2病灶与>1/2病灶的C-erbB-2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有淋巴结转移的病灶PR、ER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灶(P<0.05),Ki-67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灶(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C-erbB-2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7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Ki-67与C-erbB-2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PR与ER阳性,Ki-67与C-erbB-2阴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恶性程度相对较低,分化较佳,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评价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诊断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MK-801对噪声性听力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N 甲基 D 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非竞争性拮抗剂MK 801在声损伤中对暂时性阈 移(TTS)或永久性阈移(PTS)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豚鼠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暴露于倍频程噪声(4kHz中 心频率)110dBSPL3h或115dBSPL5h。取110dB或115dB豚鼠各10只(药物组)在噪声暴露前和后立即 给予MK 801(0.5mg/kg体重,腹腔内注射);另各10只豚鼠(对照组)在相同的时间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腹腔 内注射。测试暴露前后听性脑干反应(ABR)的阈值,透射电镜观察毛细胞及传入神经末梢的形态。结果:110 dB药物组和对照组动物在噪声暴露后立即测试TT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两组阈移都消 失。115dB药物组暴露后1周阈移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暴露后3周,该药物组残留的PTS仍显著低于 对照组(P<0.01)。经超微结构检查,110dB药物组和对照组的毛细胞及传入神经末梢正常;115dB药物组内 毛细胞及传入神经末梢结构正常,对照组内毛细胞及传入神经末梢空泡变性。结论:MK 801对TTS缺乏保护, 对PTS有部分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须通过预防内毛细胞及传入神经末梢空泡变性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声损伤中声预处理的听力保护作用及其MDA 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声预处理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保护作用,并从氧自由基途径探讨其机制.方法:32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声预处理 强噪声暴露组(A组),单纯强噪声暴露组(B组),仅预处理组(C组),无噪声对照组(D组),每组8只.A组豚鼠先经声预处理(87 dB白噪声暴露10 d,每天5 h),无噪声情况下恢复48 h后再暴露110 dB白噪声5 h.B组不经声预处理,直接暴露相同110 dB白噪声5 h.C组豚鼠仅接受声预处理(同A组).A、B、C 3组动物在噪声暴露前后分别测定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阈值,D组动物在实验开始和结束各测定1次ABR.分别计算4组动物听力阈移.在最后1次测定ABR之后,将A、B、C、D 4组动物同时处死,取耳蜗,用TBA荧光法测定耳蜗组织匀浆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 结果:C、D组动物阈移平均值范围为0.83~2.5 dB和0~1.36 dB,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A、B两组动物在强噪声暴露后24 h,A组click平均阈移为12.5 dB,短纯音(4、6、8 kHz)平均阈移范围为13.75~16.25 dB;B组click平均阈移为30.83 dB,短纯音(4、6、8 kHz)平均阈移范围为35~35.83 dB,明显高于A组(P<0.05).A、B、C、D 4组动物耳蜗组织MDA含量为(164±18)、(188±24)、(149±14)和(146±11) nmol/L.统计结果表明,B组动物耳蜗组织MDA含量明显高于A组、C组、D组(P<0.05);而A组与C组和D组动物耳蜗组织MDA含量没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声预处理(87 dB 白噪声 10 d,每天5 h)不会造成豚鼠听力损失,并可以减轻随后强噪声(110 dB 白噪声 5 h)引起的听力损失;声预处理可能是通过降低MDA含量而发挥听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α-硫辛酸对硝普钠耳毒性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对豚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耳蜗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耳蜗功能和形态的影响及α-硫辛酸(α-lipoie acid,α-LA)对硝普钠耳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豚鼠(体重350~400g)随机分为无处理对照组、生理盐水组(20μl)、SNP组(20μl,100mmol/L)和α-LA(20μl,100mmol/L) SNP(20μl,100mmol/L)组。经圆窗膜给药后立即,24h,48h和72h测试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 temresponses,ABRs),72h取血清测TAC,制备耳蜗组织匀浆测NO的水平,取耳蜗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生理盐水组动物听阈无明显变化,血清TAC和耳蜗组织NO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毛细胞形态正常;给予SNP后,动物听阈显著升高,血清TAC明显下降,耳蜗组织NO含量显著增加,毛细胞缺失严重;给予SNP前10min经圆窗滴加α-LA,可明显减少阈值上移,显著抑制耳蜗组织NO含量增加,减少毛细胞缺失。结论 硝普钠具有耳毒性作用,α-硫辛酸可能通过降低耳蜗组织内NO含量对SNP耳毒性发挥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