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6篇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人脑胶质瘤组织中p63、p53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人脑胶质瘤和10例非瘤脑组织中的p63、p53蛋白。结果观察组p63、p53蛋白阳性表达21、25例,对照组分别为0、0例;两组比较,P均<0.05。胶质瘤组织中Ⅰ~Ⅱ级者p63、p53蛋白阳性表达7、10例,显著低于Ⅲ~Ⅳ级者的14、15例(P均<0.05)。胶质瘤组织中p63、p53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95,P<0.05)。结论人脑胶质瘤组织中p63、p53蛋白高表达,二者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人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免疫组化SP法检测CXCL12和CXCR4在非瘤脑组织和人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XCL12和CXCR4在不同病理级别人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统计学分析,CXCL12和CXCR4在非瘤脑组织和人星形细胞瘤组织中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WHOⅠ~Ⅱ级人星形细胞瘤组织和WHOⅢ~Ⅳ级人星形细胞瘤组织中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L12和CXCR4表达呈现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 CXCL12和CX-CR4在人星细胞瘤中的表达高于在非瘤脑组织中的表达,其表达水平随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升高,并且CXC L12和CXCR4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刘海巍  陶胜忠  陈辉  王德群 《重庆医学》2017,(36):5115-5116,5119
目的 分析药物控制不佳且从未接受过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通过手术[包括微血管减压术(MVD)、经皮射频神经根切断术(RFR)、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治疗后的花费-收益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3年89例首次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其中行M VD 27例,行RFR 23例,行SRS 39例).评判标准(效果因数)包括面部疼痛(极佳:没有面部疼痛且无药物治疗;佳:没有面部疼痛但有药物治疗;欠佳:有面部疼痛但小于50%;差:≥50%的患者有面部疼痛或者需行二次手术)、面部麻木、花费等.结果 接受手术患者的平均年龄:M VD(50.4±14.3)岁,RFR(73.2±13.6)岁和SRS(72.6±11.8)岁,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种手术方式平均花费金额:MVD 50274元,RFR 4539元,SRS 38512元(P<0.05);术后面部麻木患者的比例MVD 1.1%,RFR 52.2%,SRS 28.2%(P<0.05);两年内复发需要再次手术的患者比例MVD 26.0%,RFR 73.9%,SRS 30.7%(P<0.05);平均疼痛完全缓解期MVD为1.6年,RFR为2.1年,SRS为1.0年(P<0.05);花费-收益比MVD为31618元,RFR为1982元,SRS为39297元(P<0.05).结论 3种手术方式花费-收益比从低到高为RFR、M VD、SRS,即单位花费中RFR获得收益最高,其次是M VD和SRS.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膜瘤患者显微术后脑水肿加重的影响因素, 并构建列线图模型进行预测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9月至2022年9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行显微术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依据术后脑水肿加重情况分为脑水肿加重组(40例)和脑水肿未加重组(14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膜瘤患者显微术后脑水肿加重的因素, 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 利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 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风险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长径、Simpson分级、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情况比较, 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脑水肿加重组术中静脉损伤、术前癫痫、肿瘤部位与脑水肿未加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术前癫痫、肿瘤部位、术中静脉损伤是脑膜瘤患者显微术后脑水肿加重的危险因素(OR>1, P<0.05)。绘制列线图构建脑膜瘤患者显微术后脑水肿加重风险预测模型, 验证模型的区分度显示C-index=0.824, 说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绘制标准曲线显示, 校准曲线和Y...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颅骨钻孔T管引流术和常规硬膜下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12-2018-12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8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引流方法分为T管引流组和常规硬膜下引流组,并对相关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Markwalder神经功能分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T管引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血肿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硬膜下引流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T管引流术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血肿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硬膜下引术,表明颅骨钻孔T管引流术可能是治疗CSDH更好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6.
垂体腺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1/10万,约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1],近年来有增多趋势,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显微神经外科发展和临床技术的不断积累,在显微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瘤已成为首选手术方式[2]。现将我科2010-07~2011-09收治的24例垂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因和治疗策略。方法对2007-09-2011-07我科收治的42例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和(或)脑脓肿液中分离出的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性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引起颅内感染的致病菌中革兰阳性菌占64.36%(65株),革兰阴性菌占33.66%(34株),真菌占1.98%(2株)。对革兰阳性菌敏感的抗生素有头孢噻肟钠、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等;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的抗生素有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等;对白色念珠菌敏感的抗生素有氟康唑等。结论颅脑术后颅内感染仍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治疗应以静脉和鞘内联合应用抗生素为主。  相似文献   
8.
垂体腺瘤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辅助放疗和药物治疗,随着显微技术的日渐成熟,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已成为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1-2].现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在手术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6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中男25例,女37例.年龄21 ~76岁 .所有患者除常规术前检查外,均行头颅MRI及鞍区薄层CT扫描、骨窗重建,并行血清激素水平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经眶上外侧入路和经眶上锁孔入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的治疗效果,以指导前循环动脉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确诊为前循环动脉瘤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经眶上锁孔入路(A组)和眶上外侧入路(B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开颅时间、关颅时间、估计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HCT)改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入院和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的差异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 经眶上外侧入路的手术时间和开颅时间少于经眶上锁孔入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关颅时间、估计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HCT改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入院和出院时GCS评分、出院时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眶上外侧入路具有手术时间和关颅时间短,术中能提供更好的手术视野,术中牵拉较少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行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时可作为眶上锁孔入路的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10.
3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9-10~2011-07 3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单孔钻孔引流术,对手术病人及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病例中,36例痊愈出院。3例遗留少量硬膜下积液,5例颅内积气,均未特殊处理,门诊随访6~11个月后自愈。4例因血肿包膜机化严重,术后效果不佳二次开瓣手术,1例术后并发重症肺炎转入ICU后死亡。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虽然手术打击不重,但因病人年龄问题易出现并发症,应注意术前综合评估及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