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纯性尿频,虽疾病简单,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困扰。目前临床治疗多从肾入手,或为肾阴不足,虚火于内,影响膀胱气化;或为肾阳不足,肾失封藏,膀胱失约。本文介绍吕文良主任医师使用黄芪建中汤,从调整肺、脾、肾三脏气化入手,治疗单纯性尿频,立法治疗与众不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参考,故介绍于此。  相似文献   
2.
3.
姚乃礼教授在慢性胃炎的临床诊治中,针对脾胃受损,寒热错杂,升降失宜,邪毒瘀滞,胃络损伤的基本病机,以健脾和胃、解毒消积、化瘀通络及调和肝胃为法,利用药物间相互协同或相互制约的关系,两两配伍,组成对药,审慎组方,灵活化裁,有效的阻断了慢性胃炎—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癌变这一进展过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玉屏风散组方为黄芪、白术和防风,具有扶正固表的作用,临床应用广泛,极具开发应用价值。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玉屏风散防治肝病的相关文献,对玉屏风散各组分的肝病防治相关机制、全方防治肝病的临床应用与药理研究进行概括与总结,证实其在肝病的防治中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抗纤维化;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外科处理以及影响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NEC手术患儿50例,其中行肠切除+肠造瘘+腹腔冲洗引流术27例(3例自动出院后死亡),行肠切除肠吻合术+腹腔冲洗引流术6例,行单纯肠穿孔修补术5例(1例死亡),行单纯开腹冲洗引流术6例(无死亡),病情危重行剖腹探查后见全肠坏死6例(均放弃治疗后死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病例资料,并对影响患儿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50例中,治愈40例,死亡1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EC手术患儿如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新生儿硬肿症、发病至手术时间<1 d、术前使用呼吸机、多处肠段穿孔、肠坏死广泛病变,则术后死亡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代谢性酸中毒、发病至手术时间<1 d、术前使用呼吸机、多处肠段穿孔、肠坏死广泛病变是影响NEC患儿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5.062~9.562,P<0.05)。 结论 影响NEC患儿手术预后的因素较多,如代谢性酸中毒、发病至手术时间、肠坏死广泛病变等,针对高危因素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瞑眩反应是疾病趋愈的一种祛邪反应,古今医家对其发生机制的观点不一。文章收集、整理瞑眩反应相关文献,总结古、今对瞑眩反应成因的看法,介绍吕文良教授从引阳入阴论瞑眩的经验,以期为临床对其进一步探索提供参考。吕文良教授认为久病之体,宿邪内伏,湿热痰瘀交阻而脏腑经络不通,致卫阳独行于外,不得入阴,机体阴阳失交,而瞑眩反应是机体借助药物作用,引阳入阴,使阴阳复交、正气渐盛,疾病自去而成的一种佳兆。  相似文献   
7.
现代多认为慢性肝病的病机为湿热疫毒内蕴,治疗时重用苦寒之品以清热解毒。吕文良教授深入分析其病因病机,认为慢性肝病的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主张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治疗以调和气血为主,尤应重视益气,同时佐以清热、利湿、解毒等法。黄芪为临床常用药物,尤擅于补气。黄芪通过其益气作用可扶正祛邪、健脾、补益肝气、活血利水,对各种慢性肝病都具有治疗作用,且在其临床各阶段均可使用。故吕教授在治疗慢性肝病常灵活运用黄芪,并与清热解毒、活血利水等药配伍,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吕文良教授善用黄芪辨治慢性肝病的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丢失与基因组序列的相关性。 方法 临床分离78株鲍曼不动杆菌,按CLSI进行药敏性实验,以PCR方法对IntI 1、ADC基因进行检测,并选择部分菌株进行测序分析。 结果 78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3株完全不耐药,而相关基因PCR检测的阳性率均为100%。基因测序分析表明,在3株耐药性丢失的鲍曼不动杆菌中,IntI 1基因均发生DNA突变。 结论 IntI 1基因对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起着重要作用,相关位点突变将导致耐药性丢失。  相似文献   
9.
城市二级医院面临的困境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医院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城市二级医院在医院规模、人才、技术、设备和财力等方面,与城市三级医院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面临诸多困境。本文就城市二级医院如何在体制变革中主动适应,探索医院的改革思路,谈几点看法。1 抓住机遇,锐意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医院将进入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这对医院来讲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医院必须抓住机遇,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符合医院自身发展规律及特点的运  相似文献   
10.
对药又称药对,是临床用药过程中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形式,可以增强疗效、减弱毒性及不良反应,在方剂配伍中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姚乃礼教授长期致力于慢性肝病的中医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从每个药对的组成、单味药功用、伍用功效、主治病症、常用剂量等方面总结其治疗慢性肝病的常用对药经验,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