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并分析布地奈德结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结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速峰值(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PEF、MMEF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的11.4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结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较好,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有利于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94例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随机抽签分为中药治疗组49例,西药对照组45例,用单克隆杭体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84、CD4/CD8,根据结果分析玉屏风散对部分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CD4、CD4/CD8的百分率及比值升高,CD8百分率降低,治疗组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性,治疗组数值更接近健康人。[结论]玉屏风散可促进部分T淋巴细胞亚群的恢复,使体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增强,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TK)后视网膜脱离的,瞄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LASIK术后视网膜脱离9眼,观察其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效果。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7眼(77.8%),无变化1眼(11.1%),较术前下降1眼(11.1%),其中最佳矫正视力〉10.3者5眼,手术一次解剖复位8眼(88.8%)。结论LASIK术后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率较高,但对视力影响较大且会再造成近视,术前术后定期检查眼底预防视网膜脱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血明目片治疗球结膜下出血的临床疗效,寻求缩短球结膜下出血病程、提高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就诊的82例球结膜下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和血明目片组(50例50眼):口服和血明目片5片,每日3次;维生素C组(32例32眼):口服维生素C0.2g每日3次,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随访1mo,和血明目片组治愈40例,7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治愈+有效)率为94%;维生素C组治愈16例,9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治愈+有效)率78%。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5)。结论:和血明目片治疗球结膜下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病程,方法简单,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运用玉屏风散+0.1%无环鸟苷滴眼液;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0.1%无环鸟苷滴眼液,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玉屏风散治疗组治愈35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8%,两年内复发2例;西药对照组治愈21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22%,两年内复发11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玉屏风散治疗单纯疱疹性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有效。  相似文献   
6.
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感染性角膜炎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真菌性角膜炎发病率明显升高,其原因主要与广泛应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及配戴隐形眼镜等有关。由于国内缺乏有效抗真菌滴眼液制剂,真菌性角膜炎病已成为重要致盲性眼病,我院自1999年8月起采用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疗对氟康唑滴眼液耐药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取得良好疗效,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在肺栓塞治疗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50例肺栓塞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病情不同分为低危组(15例)、中危组(23例)、高危组(12例);根据最终疗效分为有效组(29例)和无效组(21例)。另选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D-D、FDP、FIB水平,实验组不同病情患者D-D、FIB、FDP水平,实验组内治疗有效和无效患者的D-D、FIB、FDP水平。结果实验组D-D、FDP水平分别为(3.70±0.26)mg/L、(2.84±0.36)mg/L,均高于对照组的(0.43±0.06)mg/L、(1.25±0.1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的D-D、FDP水平,均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的D-D、FD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有效组D-D、FDP水平均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D-D、FIB及FDP的表达在患者出现肺栓塞时会发生变化,对于肺栓塞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对真菌性角膜炎34例34眼每日予生理盐水冲洗,以5%碘酊烧灼溃疡面,并予0.5%氟康唑滴眼液。结果:治愈19例(55.88%),好转9例(26.47%),无效6例(17.65%),总有效28例(82.35%)。结论:氟康唑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一种较为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甲钴胺对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38例38眼视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甲钴胺注射液500μg或妥拉苏林12.5mg半球后注射,比较两组间视力和视野的变化。结果:甲钴胺治疗组有效率为80%,妥拉苏林组有效率为4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是治疗视神经损伤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