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中的有核细胞,经细胞裂解液处理,上清提取RNA,沉淀提取DNA,用分离液分离所得红细胞沉淀制备血红蛋白溶液。经对抽提物质量进行评价,发现3种提取物质量均高。本法能从少量外周血中同时分离DNA、RNA及血红蛋白,高效易操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丁酸盐对血红蛋白合成的诱导作用和不同给药方式对丁酸盐诱导的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的影响。方法以K562细胞为体外模型,采用联苯胺染色定性技术检测细胞内血红蛋白,比较丁酸盐不同浓度、不同给药方式诱导K562细胞前后的阳性细胞率;测量波长为414nm的D(λ)值和醋酸纤维膜电泳检测药物诱导的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丁酸盐诱导后联苯胺染色阳性细胞率(BZ%)增加4~6倍,细胞平均血红蛋白较用药前增加9~14倍;丁酸盐选择性地刺激HbF合成;单次脉冲式给药BZ%在72 h达高峰,峰值在19%~28%之间,之后迅速下降,约在7~9d接近用药前水平,孵育时间的长短与BZ%上升以及上升后持续时间的长短无关;丁酸盐持续诱导的BZ%变化与一次脉冲式用药总体趋势相似;间断脉冲式用药BZ%在72 h达到峰值后持续保持在20%~30%之间的水平,直至3个周期的用药结束。结论丁酸盐可诱导珠蛋白基因表达,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尤其能够选择性地刺激胎儿血红蛋白的合成增加;间断脉冲式用药能够持续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可作为丁酸盐治疗β-珠蛋白基因缺陷疾病的理想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4.
白藜芦醇及其糖苷在虎杖中的存在形式及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杰  李晓峰  万谦宏 《中草药》2005,36(7):1087-1088/1114
白藜芦醇是虎杖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调节血脂的作用,是一种极有前途的抗癌新药[1,2]。白藜芦醇在自然条件下,以自由态和糖苷两种形式存在。从化学结构上看,白藜芦醇及其糖苷还存在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有关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和中药中白藜芦醇的色谱分析方法的报道很多[3,4],但对白藜芦醇及其糖苷的顺、反式两种结构的药理作用和效价差别尚没有进行系统的比较与研究。有关白藜芦醇顺、反异构体的互变以及确认原药材中白藜芦醇及其糖苷的存在形式,未见研究报道。因此建立一种可同时分离和检测白藜芦醇4种单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2年以来采用小切口术式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现对其中12例进行回访,就其手术治疗效果根据X线片、CT检查、体格检查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方典美  刘志杰 《陕西中医》2004,25(11):1022-1023
临床资料  5 0例均系 2 0 0 0~ 2 0 0 3年在我所住院病人 ,经影像学检查及肝功能实验确立肝硬变诊断。其中 ,40例为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变 (主要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 ,1 0例为酒精性肝炎后肝硬变。男 38例 ,女 1 2例 ;年龄 2 8~ 72岁 ;确立肝硬变时间为 1周~ 5年。 5 0例病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伴发肠穿孔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NEC伴发肠穿孔患儿(NEC伴发肠穿孔组)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110例同期收治的NEC未伴发肠穿孔 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NEC伴发肠穿孔的危险因素。结果:NEC并发败血症(OR=2.557)、凝血功能障碍(OR=4.075)、低钾血症(OR=5.180)是肠穿孔的独立危险 因素(P<0.05),而高胎龄(OR=0.884)为保护因素(P<0.05)。上述3个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对NEC伴发肠穿孔的预测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特异性和灵敏性分别为79.2%、81.8%。结论: NEC伴发败血症、凝血功能障碍、低钾血症是NEC伴发肠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对NEC伴发肠穿孔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每年全球因骨质疏松(OP)发生粗隆间骨折人数从1990年122万例增加到2006年260万例〔1〕。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卧床时间较长,极易引起压力性溃疡、肺炎等并发症,死亡率极高,患者即使骨折愈合,多残留髋关节畸形,严重影响其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模拟退火逆向优化算法(IPSA)在以插植针为施源器的宫颈癌三维后装腔内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接受根治性外照射及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宫腔管联合1~4根插植针的患者各15例。在每例患者的同一套CT图像上,分别用正向的图形优化(GRO)方式和IPSA完成两种放疗计划,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计划方式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IPSA计划的D90V100均高于GRO计划(t=-4.742、-4.823,P<0.05),但靶区一致性指数(CI)和靶区适形指数(COIN)略低于GRO计划(t=9.642、8.783,P<0.05)。两组计划的靶区高量(V150V200V3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计划的膀胱、直肠D2 cm3相近(P>0.05)。宫腔管联合1根插植针时,IPSA较GRO的平均D90只提高了4 cGy (P>0.05);但随着插植针管数的增加,IPSA相比于GRO,D90提高的幅度也逐渐增加;当增加到4根插植针时,IPSA较GRO的平均D90增加了14 cGy (t=-3.180,P<0.05)。与GRO相比,IPSA的V100提高的幅度同样随着插植针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结论 在以宫腔管联合插植针为施源器的宫颈癌三维后装治疗中,相比于GRO计划,IPSA计划在未增加靶区高量和危及器官剂量的情况下,可以提高靶区的覆盖度(D90V100),且随着插植针管数的增多,IPSA较GRO在提高靶区覆盖度方面的优势也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