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为了分析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5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104例需要进行麻醉的手术患者.应用SPSS 20.0软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麻醉复苏室护理措施,对研究组患者首先分析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92%和13.46%,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为0和11.54%,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麻醉复苏室护理过程中,通过分析护理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分析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5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104例需要进行麻醉的手术患者.应用SPSS 20.0软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麻醉复苏室护理措施,对研究组患者首先分析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92%和13.46%,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为0和11.54%,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麻醉复苏室护理过程中,通过分析护理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就盆腔炎患者临床护理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盆腔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年来用自拟凉血消痤汤治疗痤疮 85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85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 44例 ,女性 41例 ;年龄 1 6~ 32岁 ,平均 2 4岁 ;病程 1个月~ 3年 ,所有患者既往均未作过系统治疗。治疗方法凉血消痤汤方为 :金银花 2 0 g,公英 30 g,地丁1 5 g,生石膏 45 g,黄芩 9g,栀子 9g,黄柏 9g,生地1 5 g,丹皮 1 5 g,丹参 1 5 g,紫草 1 5 g,荷叶 1 0 g,白芷9g。上方每日 1剂 ,水煎分 2次口服 ,1 0天为 1个疗程。治疗期间保持心情舒畅 ,饮食清淡 ,忌辛辣及油腻之品。一般治疗 1~ 3个疗程 ,最多不超过 5个疗程。治疗效果本组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睑板腺分泌物及泪液中前列腺素 E2( prostaglandin E2, PGE2)含量与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方法:将72例120眼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轻中度组36例60眼和重度组36例60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睑板腺分泌物和泪液中PGE2的含量。正常人30例60眼设为对照组,只检测泪液中PGE2含量。
  结果:泪液中PGE2含量在三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00.26,P<0.01),重度组泪液PGE2含量高于轻中度组(t=5.789,P<0.01)和正常组(t=7.468,P<0.01),轻中度组泪液PGE2含量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923,P>0.05);睑板腺分泌物PGE2含量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组高于轻中度组( F=151.76, P<0.01);重度组泪液与睑板腺分泌物中PGE2含量呈正相关(r=0.71,P<0.01);轻中度组泪液与睑板腺分泌物PGE2含量呈正相关(r=0.30,P<0.05)。
  结论:睑板腺分泌物和泪液PGE2含量对判断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核糖体S6蛋白磷酸化(ribosomalS6proteinphosphorylation,P-S6)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complex1,mTORC1)信号通路在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翼状胬肉组织31例,正常结膜组织17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进行P-S6和CyclinD1的检测及比较。结果 Westernblot检测6例翼状胬肉组织中P-S6蛋白/S6蛋白表达(1.196±0.101)显著高于正常结膜组织(0.295±0.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翼状胬肉中P-S6、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25/25),正常结膜组织中P-S6阳性表达率为18.2%(2/11)、CyclinD1阳性表达率为9.1%(1/11),正常结膜组织与翼状胬肉组织中P-S6与CyclinD1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翼状胬肉组织中P-S6与CyclinD1的表达呈正相关(r=0.752,P<0.05)。结论 mTORC1信号通路在翼状胬肉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通过调控CyclinD1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刘彦利 《中外医疗》2011,30(32):126-126
新形势下,随着医疗市场的竞争不断激烈,患者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医院及护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管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和医院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不断总结和探讨加强医院护理管理的方法,从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注重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面加强护理管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白内障手术患者结膜囊中分离的细菌菌群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结膜囊细菌菌群的耐药趋势,从而指导眼部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共1444眼为研究对象,使用无菌棉签收集下结膜穹隆标本,送实验室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4.58%,其中最常见的是表皮葡萄球菌(69.86%),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2.39%),革兰阴性菌仅占 3.94%;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年龄、糖尿病相关,而与性别、季节、高血压无关;耐药性方面,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90.00%),对左氧氟沙星(>30.00%)以及红霉素和阿奇霉素(>70.00%)等耐药率稍高,而对苯唑西林、万古霉素、莫西沙星等较敏感。革兰阴性菌对复方新诺明(90.01%)、氨苄西林(80.00%)耐药率高,而对头孢哌酮、替卡西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耐药率低,本次未检测出耐药菌株。结论 白内障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年龄、糖尿病相关,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细菌,其对苯唑西林、万古霉素、莫西沙星耐药率较低,可用于指导术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背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机制复杂.研究表明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as6)/TAM系统参与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而2型糖尿病患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水平发生改变,但血清Gas6/TAM系统和SDF-1是否参与DR的发生尚不明确.目的 比较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血清Gas6和SDF-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DR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于2013年1-8月收集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按1987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增生型DR(PDR)组、单纯型DR(BDR)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每组30例,另纳入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志愿者30名.收集正常志愿者和糖尿病患者外周血2 ml,检测受试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Gas6、SDF-1α和SDF-1β水平,比较正常志愿者与DR患者上述检测指标的差异,并分析患者血清中Gas6、SDF-1α和SDF-1β质量浓度与血细胞及血脂水平的关系. 结果 正常对照组、NDR组、BDR组和PDR组血清中CHOL分另为4.93 (4.14,5.44)、5.02(4.35,5.69)、4.54(3.85,5.93)和5.99(5.11,6.89) mmol/L,其中PDR组血清中CHOL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DR组和B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7、0.006).正常对照组、BDR组白细胞计数高于PDR组(P=0.034、0.015),BDR组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PDR组(P=0.024),NDR组HDL-C高于PDR组(P=0.032).PDR组LDL-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3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DR组和BDR组患者血清Gas6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8,P=0.006),而PDR组患者血清Gas6水平高于BD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7).PDR组患者血清中SDF-1α水平明显高于BDR组(P=0.033);PDR组、BDR组患者血清中SDF-1β水平明显高于NDR组(P=0.011、0.008)和正常对照组(P=0.030、0.002).患者血清中Gas6质量浓度与血清中CHOL、TG、LDL-C浓度间均呈微弱正相关(r=0.285、0.200、0.241,P<0.05),血清中SDF-1α水平与SDF-1β水平间呈微弱正相关(r=0.190,P=0.038);血清中SDF-1β质量浓度与白细胞计数呈微弱正相关(r=0.183,P=0.045).以血清Gas6为因变量,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HOL、TG、HDL-C、LDL-C、SDF-1α、SDF-1β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Gas6=170.791 +5.283CHOL(F=5.021,P=0.027). 结论 2型糖尿病导致的DR患者血清中Gas6、SDF-1α、SDF-1β水平在DR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糖水平、炎性细胞和脂质代谢紊乱或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浅析护患关系的协调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彦利 《吉林医学》2011,32(25):5381-5382
目的:探讨护患关系的协调在护理工作、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护患关系协调的技巧和护理方式。结果:提高护士水平,尊重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医院发展。结论:加强护患沟通,增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相互信任,协调关系,从而减少冲突、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