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BPH切除术后前列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9例BPH切除术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前列腺癌发病距BPH手术时间为0.5~8年,平均4.6年。患者BPH术后主要因尿频、排尿困难、肉眼血尿或骨痛而再次就诊。血清PSA异常8例,前列腺结节5例,同位素扫描(ECT)骨转移1例。9例均行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1例骨痛者行辅助放疗。结果:7例获随访0.5~8年,其中死亡2例,病变稳定4例,病变进展1例。结论:BPH切除术后的病例仍有发生前列腺癌可能,术后应定期随访,及早发现术后前列腺癌。血清PSA、直肠指检及前列腺穿刺活检是BPH术后前列腺癌诊断的主要方法;早期可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晚期或转移者则以内分泌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193a通过靶向调控长链非编码RNA-Hox基因的反义基因间RNA(HOTAIR)对前列腺癌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前列腺癌(Pca)细胞DU145、PC3细胞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三组细胞的miR-193a及HOTAIR表达量。以慢病毒为载体构建过表达miR-193a的DU145、PC3细胞株,并设立阴性对照组,采用qRT-PCR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的HOTAIR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与正常前腺上皮细胞株相比,DU145中miR-193a的相对表达量约为42%,PC3中miR-193a相对表达量约为27%,DU145中HOTAIR表达上调约2.6倍,PC3中HOTAIR表达上调约4.2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转染过表达mR-193a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DU145中miR-193a表达量上q调2.4倍,PC3中miR-193a表达量上调3.1倍,DU145中HOTAIR相对表达量约为41%,PC3中HOTAIR相对表达量为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U145细胞株转染miR-193a后,细胞穿膜次数为(72.31±11.54),对照组细胞穿膜次数为(116.63±2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3细胞株转染miR-193a后,细胞穿膜次数为(67.16±10.38),对照组细胞穿膜次数为(145.61±2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193a可以抑制体外前列腺癌细胞长链非编码基因HOTAIR的表达,降低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对于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在阴茎癌手术治疗及二期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意义. 方法 对阴茎癌患者在手术切除原发病灶的同时,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以确定其性质. 结果 46例阴茎癌患者中,高分化鳞癌25例,中分化鳞癌18例,低分化鳞癌3例.其中42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20例活检阳性,二期行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另22例阴性,其中淋巴结炎症及反应性增生者16例,密切观察随访. 结论 对阴茎癌患者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同时作双侧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对确定其有无转移及进一步对活检阳性者行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合并同侧腹股沟斜疝术中关闭内环口是否必要。 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6年5月间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50例隐睾合并同侧腹股沟斜疝行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的患儿临床资料。腹腔镜下彻底游离精索后所有的睾丸均经腹股沟管下降至阴囊,内环口均未缝合关闭。观察手术时间、睾丸下降情况及并发症等。 结果50例患儿鞘状突均未闭合,其中腹股沟管型隐睾39例,腹腔型隐睾11例。平均手术时间72 min,所有患儿睾丸均一期下降固定于阴囊。所有病例随访时间9个月至6.5年,中位时间3年,睾丸回缩至阴囊上方3例,超声复查无一例患儿腹股沟斜疝复发。 结论隐睾合并同侧腹股沟斜疝行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安全、有效,术中缝合关闭内环口也许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电针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经闭孔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OT)术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行TOT术后SUI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术后仅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监测治疗7天后手术疗效,评估电针治疗对排尿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7.5),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ICIQ-SFF、I-QOL量表显示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能有效改善TOT术后排尿功能,减轻患者痛苦与不适,值得在SUI患者围手术期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成人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的经验,对比分析不同术式的优缺点,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20例成人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其中118例行腹膜后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改良Palomo术),102例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并做对比研究。结果腹腔镜组较开放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疼痛症状极轻,但住院费用相对较高,两组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满意度均为100%。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各有优缺点,需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结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95例。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结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统计所有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的MFR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RU、IPSS评分和QOL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33.68%。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结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有较高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在阴茎癌手术治疗及二期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意义。方法对阴茎癌患者在手术切除原发病灶的同时,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以确定其性质。结果46例阴茎癌患者中,高分化鳞癌25例,中分化鳞癌18例,低分化鳞癌3例。其中42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20例活检阳性,二期行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另22例阴性,其中淋巴结炎症及反应性增生者16例,密切观察随访。结论对阴茎癌患者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同时作双侧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对确定其有无转移及进一步对活检阳性者行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存东  杜丹  张志  舒峰  胡忠贵  刘宗来 《医学争鸣》2006,27(18):1640-1640
1 临床资料 本组46(男29,女17)例,年龄18~74岁,平均41.5岁.输尿管上段结石15例,中段8例,下段23例.其中包裹合并息肉31例,输尿管狭窄8例,双侧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46例中,曾施行ESWL治疗无效或残石者38例,治疗次数最多者达8次.结石直径6~28 mm,平均16 mm.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其中重度肾积水9例.硬膜外麻醉46例.取膀胱截石位,逆行置入Fr8-9.8号WOLF硬性输尿管镜,抵达结石部位后置入光纤击碎结石,合并息肉时先切除息肉.合并输尿管狭窄者,将光纤头直接接触狭窄部位的瘢痕组织,将狭窄环多点切割直达正常组织,消除狭窄.钬激光能量1.0~1.5 J/10~15 Hz,将结石逐步击碎,小的碎石块可以直接被水冲出,较大的碎石块则用取石钳取出.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45 min.本组病例全部留置双J管1~3 wk.术后1 wk内复查KUB平片,明确碎石效果及双J管位置.2例肾盂残石于1 wk后行ESWL治愈.结果输尿管上段结石排净13例(排净率87%),中下段结石排净31例(排净率100%).44例一次碎石成功,碎石失败2例,全部为结石上移至肾盂.并发输尿管穿孔5例,均在确保安全情况下继续完成手术,无术中转开放手术.全部病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肉眼或镜下血尿,经止血对症处理后治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135例新鲜前列腺癌病理组织标本及临近非肿瘤组织标本中Notch 1、Notch 3及Hes1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5例前列腺癌病理组织标本与临近非肿瘤组织标本中Notch 1、Notch 3及Hes 1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各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135例新鲜前列腺癌病理组织标本Q-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临近非肿瘤组织相比,前列腺癌组织中Notch 1、Notch 3及Hes 1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P均<0.05).免疫组化的结果表明,59.26%(80/135)前列腺癌样本为Notch 1阳性,高于临近非肿瘤组织17.78% (24/135)(P<0.05);65.19%(88/135)前列腺癌样本为Notch 3阳性,高于临近非肿瘤组织22.22%(30/135) (P< 0.05);62.22% (84/135)前列腺癌样本为Hes 1阳性,高于临近非肿瘤组织17.78%(24/135)(P<0.05).统计分析证实Notch 1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的肿瘤转移密切相关(x2=7.532,P=0.003);Notch 3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的肿瘤转移密切相关(x2=7.532,P=0.003);Hes 1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的肿瘤大小密切相关(x2=6.781,P=0.012).结论 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 1、Notch 3及Hes 1在前列腺癌患者组织中表达升高,Notch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