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许多疾病均可产生双肺弥漫性阴影。有些疾病根据临床或 X 线表现,或二者均即可作出比较明确的诊断。有些疾病则很难作出诊断。本文将讨论这些比较困难的病例。一般认识临床资料:下列临床资料对这样的病例可能是特别有关的:1、职业 2、发热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3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并复习文献讨论其血管造影检查和治疗问题。3例均采用经颞入路,手术暴露海绵窦,向海绵窦内插入铜丝铜针填塞。术后血管造影显示3例瘘口均闭塞,2例颈内动脉通畅,1例颈内动脉闭塞。出院时主要临床症状均消失。  相似文献   
3.
门脉高压静脉曲张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30例门脉高压症的CT表现,包括食管静脉、食管周围静脉,奇静脉及奇静脉,小网膜静脉曲张,脐周静脉,脾静脉扩张,以及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其他伴随异常,CT尽管不是诊断食管静脉曲张有首选方法,但在它判定门脉高压和食管周围静脉曲张以及奇静脉,半奇静脉系统,小网膜及后腹膜静脉曲张在存在和范围方面明显优于食管钡餐检查,因此,CT是诊断门脉高压静脉曲张的一种重要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4.
肺吸虫脑病的CT表现及其演变(附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吸虫脑病的CT表现及其演变(附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唐光才刘国辅朱晓华漆军肺吸虫脑病是肺吸虫病较常见的肺外病变[1,2],但其CT表现及其演变报道较少[3~5]。我们遇到2例,报道如下。例1男,8岁。因头痛呕吐20多天,左侧肢体活动障碍3天入院。发病...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我院研制的“泛影延时剂”进行支气管造影100例,临床实践证明具有刺激性小,吸收完全,无明显不良反应;显影清楚,吸附性好,支气管充盈时间长,观察和摄片时间充裕,亦适于普通X线机;更具有国产价廉、药源丰富、配制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CT自1972年问世以来,技术上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一般认为,CT技术已处于成熟状态。但1989年开发的螺旋CT(SpiralCT或heliealscan)则是CT技术上的一项重大革新,是CT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行家们普遍认为,螺旋CT的滑环技术,将来有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电缆供电方式,成为CT发展的方向。螺旋扫描CT将成为21世纪CT的主流则是毋庸置疑的[1,2].1螺旋CT的原理[1,2]传统CT的高压发生器置于扫描架之外,扫描架内的’X线管与外部的高压发生器之间有粗大的电缆相连.这种结构模式决定了每扫描一个层面,X线管与检测器旋转360o必须停顿、…  相似文献   
7.
观察经临床证实30例门脉高压症的CT表现,包括食道静脉、食道周围静脉、小网膜静脉曲张,脐周静脉、脾静脉、奇静脉及半奇静脉扩张,以及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其它伴随异常。CT在判定门脉高压和食道周围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豚系统、小网膜及后腹膜是否存在静脉曲张和范围方面有肯定意义。同时对外科手术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CT是诊断门脉高压各侧支静脉曲张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尤文氏瘤是一种少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约占原发骨肿瘤的5%、原发恶性骨肿瘤的7~15%。X 线征象多样,特征性少,分布范围广泛,X 线诊断较困难。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综述如下。1 命名和定义本病由 Ewing(1921)首先描述为“骨的未  相似文献   
9.
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的骨肿瘤,好发于骶尾椎和颅底。本文报告一例颅底脊索瘤,并对其X线征象作简要讨论。患者男性,20岁。主诉双鼻慢性进行性阻塞5月,说话含物声3月,头痛、左眼视力下降伴左耳鸣10多天。5月前因感冒后双鼻不通,经当地一般治疗后,鼻阻进行性加重。3月前说话声音有改变(象含有食物样),咽部有异物感。近10多天觉头痛,左  相似文献   
10.
乳腺疾患常常以乳腺肿块就诊。确定肿块的性质为良性抑或恶性,则是诊断上首要解决的问题。乳腺X线平片和细针吸活检虽是常用的有价值诊断方法,但在诊断上电各有其限制。最近,Sigfusson氏(1982)介绍了一种简单的方法,采用经皮穿刺乳腺肿块内注射造影剂,根据乳腺导管的显影情况来鉴别乳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