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文献报道']我国大约2-3min就有一名患者死于胃癌。目前有关胃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它的发生是一个长期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是胃内微环境异常导致细胞发生变异的结果。近年来较为关注的与胃癌发病有关的因素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pylonH·P)感染。自从1983年warren和Marshall首先从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中分离出H·P后,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揭示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间有密切关系。流行病学资料调查表明l'IH·P流行率高的国家其胃癌发病率也高,胃癌发病率低的国家H·P感染…  相似文献   
3.
4.
5.
肝硬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肝硬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病,系由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所致.它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大病理因素,即肝细胞损伤及再生,和纤维组织生成过多[1].  相似文献   
6.
陈竟男  辛铭  刘积平  刘国实  许丽 《武警医学》2017,28(11):1132-1134
 目的 分析长春市宽城区及周围农村上消化道癌前病变及高危人群发病、分布情况,为早诊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搜集年龄40~69岁的高危人群为筛查对象,采取电子内镜下食管碘染色、胃靓胭脂染色及指示性活检,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结果 2013-10至2016-11间共筛查4037人,城区占62.62%;2528人中癌症32例(1.27%),早癌23例(0.91%);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32例(5.22%),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3例(1.31%),萎缩性116例(4.59%)。周围农村1509人中,癌症23例(1.52%),早癌10例(0.66%);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93例(6.16%);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2例(2.12%);萎缩性87例(5.77%)。将在癌症患者中早期、中晚期的城区与周围农村病理类型检出情况比较,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1=0.034<0.05),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萎缩性胃炎城区与周围农村病理类型检出情况比较,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2=0.526>0.05)。结论 对高危人群进行内镜筛查发现上消化道癌前病变及癌发病率高,且农村人群晚期检出率较城市高;城市人群对筛查接受度高。  相似文献   
7.
1996年6月~1998年12月对来本院行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DU)的病人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雷尼替丁三联治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在纤维胃镜下(GIF XQ30)见十二指肠球部或少数降部有明显的溃疡面,边缘充血、水肿,基底附白苔或陈旧血痂,为活动期溃疡者;在胃窦部距幽门口3~5 cm直径内取2块粘膜,分别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福建三强生化公司试剂)与HE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HP),两者均为阳性者入选,且在近期内未行系统治疗.本组共58例,其中男47例,女11例,年龄15~52岁,以上病人主要症状为反酸、暖气、空腹痛,伴黑便者2例.②给药方法及观察:将5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9例,A组给予阿莫西林0.5 g,每日3次;甲硝唑0.2 g,每日3次,共2周;雷尼替丁0.15 g,每日2次,共4周.B组单用雷尼替丁0.15 g,每日2次,共4周.  相似文献   
8.
枪击声致大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理及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国实  李栓位 《医学争鸣》1999,20(6):491-494
目的:旨在建立枪击声所致大鼠应激性溃疡实验模型,并探讨其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以Wiste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声刺激组及防治组。采用56式冲锋枪射击时产生的脉冲噪声(110dB,0.25kHz ̄4.00kHz)为施加因素,连续刺激12h。然后观察胃粘膜溃疡指数、胃粘膜组织及血中胃泌素(Gas)、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变化,观察H2受体阻滞剂泰胃美、血管扩张剂三莨菪碱及  相似文献   
9.
1 材料与方法①病例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1996~1997年间经胃镜确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住院病人共96例,其中幽门螺杆菌(HP)阳性82例(85.4%),将82例HP阳性的DU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21~65岁,平均40.3岁.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20~66岁,平均41岁.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条件基本相同.②HP感染的DU诊断方法 82例DU患者均经胃镜确诊;胃镜检查过程中,于胃窦部取活组织1块,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者诊断为HP感染.③治疗方法治疗组:洛赛克20 mg,每日1次,甲硝唑200mg,每日3次,并给予超短波治疗,20 min/d.对照组只口服土述药物.疗效均为4周.④疗效判定标准胃镜溃疡病变化:a愈合:溃疡面完全消失或仅留瘢痕;b.好转:溃疡面缩小1/2以上者;c.无效:溃疡面无明显变化.细胞学检查:尿素酶试验阴性为HP转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对狗胃粘膜血流量、血浆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两者间变化的关系,并探讨电针对胃粘膜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0条狗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条):空白对照组、非经非穴组、上巨虚组、足三里组。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狗胃粘膜血流量。用放免分析法同步测定血浆胃泌素、生长抑素、内皮素含量,用生化法测定一氧化氮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