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的临床效益和风险。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Scr265~442μmol/L)患者214例,剔除12例消化道出血者,最终202例患者进入临床研究,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1例,给予基础治疗及阿司匹林(75 mg/d口服);对照组101例,给予基础治疗及安慰剂(3粒/d)。2组均随访2年,以Scr水平较基线值增加1倍,或需要进入血液透析作为为主要研究终点,以主要心血管事件作为次要研究终点。结果 (1)治疗2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达到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2.8%、24.8%(P>0.05)。(2)观察组次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9%vs 20.8%,P<0.01)。(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vs 3.0%,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护理干预对ICU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营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患儿的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支持方面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意儿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不典型心绞痛2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病历摘要例1:女,60岁。因活动时咽痛1 a,加重3 d入院。高血压病史6 a。近1 a活动如行走、淋浴时咽部出现刀割样疼痛,休息4~6 min后咽痛可自行缓解,咽痛与感冒无关。近3 d来病情加重,短距离行走,咽部刺痛频繁发作,伴有胸闷感。经门诊入院。查体:T 36.2℃,P 70次/min,BP 19/11 kPa。咽部充血,咽后壁可见数个淋巴滤泡。双侧扁桃体无肿大。HR 70次/min,心律齐,心音尚有力,未闻及杂音。胸部X线示:心脏向左扩大,余未发现阳性体征。咽部发作时心电图:~、aVF、V4~V6导联ST段明显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咽部发作时心电图表现均比无咽痛发作时心电图表现明显。诊断为:(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2)原发性高血压。经给予极化液,门冬氨酸钾镁,依那普利治疗后,患者咽痛胸闷未再发生。住院22 d出院。例2:男,67岁。颈项部疼痛伴胸闷2~3 a加重3 d入院。二三年前常因活动出现颈项部疼痛,不向他处放射,局部按压时有痛感。休息4~5 min颈项痛可缓解。近3 d,患者劳累过度,夜间睡眠差,晨起颈项痛加重,伴胸闷,经门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 a,查体:T 36.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本院外科100例护理工作人员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52例,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采取自制的护理质量评分问卷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护理工作进行质量考核及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安全质量指标。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总评分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4.62±3.22)分、(95.36±5.6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27±4.13)分、(91.87±7.89)分(P<0.05)。实施层级管理前后,患者意外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因危重症患者往往处于强烈应激反应、高分解代谢、营养摄入障碍、免疫功能紊乱等全身代谢反应状态,有研究表明危重症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40%~100%[1]。早期营养支持,有利于纠正患者的代谢紊乱,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ICU滞留时间和死亡率。本科2010年9月收治了1例急性脑干梗塞并呼吸衰竭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引起食道异物梗阻的病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先后于2009年及2011年制定了《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2]及《心血管疾病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诊治建议(第2版)》[3],建议对血尿酸480μmol/L且合并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降尿酸治疗。因此,寻找一种既能控制血压、又能降低尿酸的药物,减少  相似文献   
7.
心血管疾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ain hemodialysis,MHD)的首要死亡原因。已有研究证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通过增加肠道的毒素清除及改善微炎症-营养不良状态达到动脉硬化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宣钢职工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稳定的MHD患者78例,入选标准:年龄≥18岁且≤70岁;MHD时间≥3个月;每周透析时间≥9h;单室Kt/V(spKt/V)≥1.2;血管  相似文献   
8.
刘千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84-2785
目的探讨ICU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方式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35例ICU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对另外35例ICU患者进行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EPN),对两组不同早期营养支持方式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并对评价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组上消化道出血率、腹泻率及苏醒后拒食率及体重丢失减少明显减少,血清总蛋白指标良好。结论 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的介入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胃肠适应性,提高营养支持效果,对ICU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开始时间对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non diabetic end stage renal disease,NDNESRD)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行 RRT 的 NDNESRD 患者89例,根据开始 RRT 时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将患者分为提前治疗组和延迟治疗组,以患者生存率为主要临床事件,以住院率以及心血管事件、血管通路并发症、透析模式转换和腹膜炎发生率为次要临床事件,随访5年。结果两组1、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66、0.088、0.067)。两组住院率(35.7% vs 38.3%,P =0.667)、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4.3% vs 10.6%,P =0.089)、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21.2% vs 28.1%,P =0.682)及腹膜炎发生率(22.2% vs 26.7%,P =0.5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开始RRT 对 NDNESRD 患者的临床预后没有明显的益处。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的降压药物,笔者将本药的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