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运用通瘀注射液在非直视下经输卵管盆腔给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 (EEMs)的治疗作用 ,探讨活血化瘀法对EEMs的作用机理及此给药法的优势。方法 将临床治疗的EEMs患者 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通瘀注射液组 )和对照组 (丹那唑组 ) ,疗程各为 3个月。用药前后测定下列指标 :临床症状与体征、内分泌激素、血液流变学、癌抗原 12 5 (CA12 5)和子宫内膜抗体 (EMAb)的阳性率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血液粘滞度和红细胞压积、CA12 5和EMAb的阳性率均降低 ,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 (E2 )和孕激素 (P)的含量均受到调节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而治疗组对内分泌的调节能力弱于对照组 ,但作用柔和、均衡。结论 通瘀注射液对EEMs的作用是通过清除月经时异位内膜的瘀血、水肿、改善微循环及组织供氧、调节免疫功能和内分泌紊乱而实现的 ,与丹那唑相比其副作用小、并以治本为主。盆腔给药法则可使药物直达病灶 ,见效快  相似文献   
2.
我在给刚出生3周的孙子洗澡时发现其颈部一侧有一肿块,有些硬,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先天性肌性斜颈。请问,先天性肌性斜颈该怎么治?河南焦作刘长青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是由胸锁乳突肌内的纤维瘤病所致,在出生时或在生后的前两周内扪及肿块。右侧较左侧常见,病变可以累及全部肌肉,但更多的病变只累及胸锁乳突肌的近锁骨附着点。肿块在生后2个月内最大,以后其体积维持不变或略有缩小,通常在1年时间内变小或消失。如果肿块不消失,肌肉将发生永久性纤维化并挛缩,如不治疗将导致永久性斜颈。  相似文献   
3.
紫杉醇治疗卵巢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杉醇目前已成为卵巢癌术后常规一线化疗药物,紫杉醇联合铂类化合物已成为晚期卵巢癌的标准化疗方案,国外已进行了广泛临床研究.现主要从单药治疗及联合化疗两方面,综述近年来紫杉醇治疗卵巢癌剂量和用药方式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紫杉醇目前已成为卵巢癌术后常规一线化疗药物,紫杉醇联合铂类化合物已成为晚期卵巢癌的标准化疗方案,国外已进行了广泛临床研究。现主要从单药治疗及联合化疗两方面,综述近年来紫杉醇治疗卵巢癌剂量和用药方式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术后治疗.方法:将1994年1月1日~2004年1月1日收治的21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9%(17/21)的患者为绝经后妇女.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不适(9/21,42.8%)、阴道排液(8/21,38.1%)、不正常阴道流血(3/21,23.8%)、盆腔包块(15/21,71.4%)和腹水征(12/21,57.1%).术前彩超显示盆腔包块18例.术前CA125测定值>35 U/mL占70.6%(12/17).术中见45.5%(10/21)的肿瘤位于右侧输卵管,54.5%(11/21)位于左侧输卵管;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的5例、明显粘连的16例.大网膜有转移结节或成饼状者7例.术后病理显示乳头型6例、乳头腺泡型7例、腺泡髓样型8例.FIGO分期:Ⅰ期2例、Ⅱ期5例、Ⅲ期12例、Ⅳ期2例.2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及术后化疗.结论: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表现不特异、术前诊断率低、预后差,血清CA125可作为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标志物及术后化疗效果的评价指标.术后给予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对患者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国产盐酸拓扑替康 (TPTHCh)、紫杉醇 (PIX)与顺铂 (cDDP)对人卵巢癌细胞株OC3 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上述药物单药应用、双药联合及 3药联合使用对卵巢癌细胞株OC3 生长的影响 ,评价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结果 :3种药物单药应用、双药联合及 3药联合应用均对卵巢癌细胞株OC3 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以卵巢癌的标准化疗方案PIX加cDDP为对照组 ,3药联合应用的抑制效果显著增强 ,且三药全量及半量联合应用效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IX、TPTHCh及cDDP联合应用具有高效协同抑制卵巢癌细胞株OC3 的作用 ,可为临床难治性和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化疗及小剂量化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输卵管癌 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冠媛  江森 《癌症》2003,22(3):326-327
原发性输卵管癌是非常罕见的肿瘤,大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 0.3%~ 1% [1]. 1994年 1月至 2001年 12月 ,我科共收治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 11例,均为初诊患者.现将其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患者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术后治疗。方法:将1994年1月1日~2004年1月1日收治的21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9%(17/21)的患者为绝经后妇女。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不适(9/21,42·8%)、阴道排液(8/21,38·1%)、不正常阴道流血(3/21,23·8%)、盆腔包块(15/21,71·4%)和腹水征(12/21,57·1%)。术前彩超显示盆腔包块18例。术前CA125测定值>35U/mL占70·6%(12/17)。术中见45·5%(10/21)的肿瘤位于右侧输卵管,54·5%(11/21)位于左侧输卵管;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的5例、明显粘连的16例。大网膜有转移结节或成饼状者7例。术后病理显示乳头型6例、乳头-腺泡型7例、腺泡髓样型8例。FIGO分期:Ⅰ期2例、Ⅱ期5例、Ⅲ期12例、Ⅳ期2例。2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及术后化疗。结论: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表现不特异、术前诊断率低、预后差,血清CA125可作为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标志物及术后化疗效果的评价指标。术后给予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对患者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9.
刘冠媛  梁金凤 《中国病案》2011,12(11):58-59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理念指导学生计划生育临床实习,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临床实习的七年制31名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A组)用循证医学理念带教,对照组(B组)用传统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相应的基础知识和病案分析问卷,并发放不记名问卷调查表,自我评价计划生育实习效果。结果病案分析总分A组明显高于B组(P〈0.05),而基础知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A组学生对自己查阅文献能力及目前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与B组学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循证医学教学(EMBL)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知识要点和难点的掌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孕合并子宫肌瘤切除术史患者的终止妊娠方式及子宫肌瘤切除对人工流产术(人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宫内妊娠6~10周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切除史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60例无子宫肌瘤切除史早孕妇女为对照组,其中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30例、药物流产(药流)30例。结果 52例患者中宫腔镜下黏膜下肌瘤切除术10例,腹腔镜下29例,开腹13例;合并子宫腺肌7例;单发子宫肌瘤或腺肌瘤34例,多发子宫肌瘤18例;术前肌瘤最大直径1.5~11 cm,直径≥5 cm 40例,5 cm 12例;肌瘤切除距离妊娠时间8个月~15年;9例胎囊距离子宫浆膜层小于1 cm,均经MRI检查排除胎囊子宫肌层种植。23例采用超声引导下负压电吸人工流产术,均为一次成功,23例B超监视下,与其人流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5),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例(包括胎囊距离子宫浆膜层小于1 cm 9例)药物流产术,残留率为27.59%,明显高于其药流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早孕合并子宫肌瘤切除术史患者,超声引导下人流术定位准确、损伤性小,明显减少了术后残留,手术安全性高;对于可能存在子宫切口愈合欠佳者,药物流产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