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仿生型人工椎板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实用性。方法:采用 C T 测定和对 X 光片、骨标本、尸体的椎管矢状径、椎弓根间距、椎板棘突大小及棘突椎板角等数据做为依据,利用金属材料或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仿造人体的椎板和棘突的形态结构制作仿生型人工椎板,最后经过骨骼标本试装、尸检实验及各种生物力学实验。结果:仿生学人工椎板基本达到设计标准,产品已研制成功。其形态结构与人体的生理解剖形态结构相似,具备了棘突和椎板生理解剖功能特点,防止脊髓粘连受压,又修补了椎板缺损,稳定脊柱,形成了完整的椎管。结论:仿生型人工椎板符合形态学及生物力学原理,功能良好,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耳穴压豆法的"豆"指单一的将中药环留行籽颗粒或其它植物颗粒,植入相应的耳穴的皮下组织,为提示疗效,我们在该颗粒的基础上,添加了麝香、地龙、穿山甲共30余味中药材制成复方颗粒,并视患者的血压情况选择敏感的耳穴用以降压,经过136例患者观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门静脉置泵灌注化疗预防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自门静脉化疗泵注药(5-FU、MMC和EPI),对照组自周围静脉注药。结果:治疗组5年生存率55.00%(11/20),肝转移率12.50%(3/24);对照组5年生存率33.33%(6/18);肝转移率27.27%(6/2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肠癌术后门静脉置泵灌注化疗预防肝转移效果好。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返流性食管炎是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自1990年至1998年,我科行全胃切除术84例,术后并发食管炎14例。本文根据其临床资料对不同术式与并发返流性食管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深Ⅱ度烧伤简单而又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用皮肤磨削的方法祛除创面坏死组织并清创。结果创面Ⅰ期愈合.时间短,病人痛苦小。结论该方法出血少、损伤轻、操作简单便于掌握,并通过临床32例观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股骨颈骨折相关认识及其治疗现状与术式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雷  刘俊海 《沈阳医学》2003,23(4):159-161
  相似文献   
7.
<正> 应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切除后组织缺损国内较国外为多;过去多用游离植皮,术后成活率较低,且挛缩、形成疤痕,颜面变型,尤其大面积缺损更为困难。我院于1984年3月应用本式为一例颊部鳞癌切除术后立即行整复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潘××,男,66岁。左侧颊粘膜有白色斑块4年,从1984年元旦前后开始白色斑块处破溃、隆起,后逐渐扩大,2月始患处疼痛,牵扯半侧头痛,入院时影响睡眠及进食。既往素健。生活史无特殊。全身检查除发现有轻度老年性动脉硬化外,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俊海  刘磊  郑淑欣 《腹部外科》2001,14(3):153-154
目的 提高腹膜后肿瘤的手术切除率和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 1987~ 1999年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2 6例 ,其中良性 9例 ,恶性 17例 ,全组切除 19例 ,姑息性切除 3例 ,探查活检 3例 ,手术死亡 1例。结果 随诊 2 4例 ,良性肿瘤 8例存活 ,恶性肿瘤完全切除组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0 .7%、5 9.5 %、31.6 % ,姑息切除和探查活检者预后均差。结论 提高切除率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尽可能完整、整块切除肿瘤及其受累器官和组织 ,将降低复发率 ,提高生存率。强调积极处理复发肿瘤。  相似文献   
9.
十二指肠损伤在腹腔脏器损伤中较少见,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其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我院近10年来收治十二指肠损伤24例,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24例为1988年9月至1999年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男21例、女3例;年龄10~62岁。术前能作出诊断者6例(25%),18例(75%)未能在术前诊断。2.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 本组腹部闭合性损伤19例,其中撞伤17例,挤压伤2例;腹部开放性损伤5例,其中刀刺伤3例,坠落伤2例。损伤部位:十二指肠球部与降部交界处3例,降部12例,横部8例,升部1例。…  相似文献   
10.
仿生型人工椎板的实验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仿生型人工椎板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实用性,方法:采用CT测定和对X光片,骨标本,尸体的椎管矢状径,椎弓根间距,椎板棘突大小及棘突椎板角等数据做为依据,利用钓饵阈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仿造人体的板和棘突的形态结构制作 仿生型人工椎板,最后经过骨骼标本试装,尸检实验及各种生物力学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