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护理技术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医护人员已充分认识到了静脉留置针的优越性,如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工作量、避免反复穿刺及便于抢救、护理等。如何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显得非常重要。笔者就操作方法与技巧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150例,其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45-78岁。统一采用威海洁瑞公司生产的一次性Y型  相似文献   
2.
留置导尿管的目的之一是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正确记录尿量,测量尿比重,从而了解病情变化,配合治疗;也可以用在昏迷、截瘫或会阴部有伤口的病人,保留导尿管以保持会阴部清洁。一次性气囊导尿管由于其经济、方便、固定牢固,在尿管留置中也倍受青睐。我科在2003~2004年共收治20例需留置尿管的患,其中有3例因气囊内液体无法抽出,以致拔管受阻,经采取措施,顺利拔管。  相似文献   
3.
4.
肥胖患者股动脉穿刺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剥离术(ESD)对早期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观察组行ESD。比较两组病灶切除情况、术中出血率及胃穿孔发生率、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和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整块切除率、完全治愈性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86%比59.52%,78.57%比47.62%,P均0.05),术中胃穿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水平、PGⅠ/PGⅡ(PGR)明显高于对照组,PG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年,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EMR相比较,ESD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病灶的切除效果,可调节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且术后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如何利用护理程序对老年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并以健康教育个案为例进行具体说明,阐述对健康教育的体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