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损伤和中毒是一类似非疾病性死亡为主,较难以预见的死亡现象。在采矿业特别是采煤业中尤为普遍和严重,分析和掌握其原因、影响因素及特点,对减少意外伤亡和经济损失,提高煤矿职工的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对象和方法观察对象为本省两家较大型煤矿的男性职工。观察期间自1960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止。死亡、人口和职业史等资料均来自于煤工死因的专题调查。总观察数为133967人年。按ICD-9损伤和中毒的外部原因的补充分类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粪菌移植因其对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现代医学疾病的重要治疗价值,近30年来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不断有报道粪菌移植在肥胖、胰腺炎、糖尿病、肿瘤等领域的应用,但都是基于现代医学临床的偶然发现,并无非常清晰的理论指引。粪便治病起始作为一种中医的治疗手段,有明确的中医理论指导,在中医的辨证论治指导下,疗效显著。文章就古代及现代金汁的性味考、医学史、各自适应症等内容进行讨论,并探讨未来中西医两个领域的治疗展望。  相似文献   
3.
刘一东  王凤飚 《山东医药》2005,45(36):25-25
延迟性脾破裂(DSR)是脾外伤性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易被忽视,误诊率高。1992~2005年,我院共收治DSR患者46例。现结合其临床资料,介绍我们的诊治体会。资料分析:本组男34例,女12例1年龄15~65岁。受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28例,打击伤10例,摔伤8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受伤后至就诊时间为2~47d,平均11.3d。就诊时仅有轻度左上腹胀痛或轻压痛16例,以突发失血性休克就诊10例,以明显左上腹痛就诊20例。46例患者中有26例在整个病程中有典型的腹痛-缓解-突发性腹痛病史。确诊前均行腹腔穿刺检查,其中阳性36例。36例分别行B超和CT检查,B超检查发现28例腹部有液性暗区或脾损伤;CT检查发现34例有腹腔积液或脾损伤。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使用汉防已甲素和氮氧喹哌联合治疗猴实验性矽肺的结果,共用猴26只,分三个组,即汉防己甲素 氮氧喹哌组、汉甲组和氮氧喹哌组,各组分别设同期对照组,治疗时间均在12~14个月。根据X线变化,血清铜蓝蛋白及病理变化,肺干重,肺胶原、总脂、类脂、已糖的比较,表明联合用药组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同时对用药后的毒副反应动态观察及毒性病理比较,联合用药组此单独用药组毒副作用更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Knowledge,Allied and Complementary Madicine,OpenGrey,CBM,Wanfang Data,VIP和CNKI数据库,查找附子理中汤加减为干预措施治疗UC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05月15日。收集纳入研究的总有效率、腹泻、脓血便的症状改善、结肠内镜积分和不良反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个研究,共计730例患者。Meta分析示,对比单用西药,附子理中汤加减联用西药和单用附子理中汤加减疗效的合并RR值分别为1.20[95% CI(1.08,1.32)],1.22[95% CI(1.12,1.33)],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单用附子理中汤加减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敏感性分析和漏斗图分析显示纳入的文献同质性较强,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对比单用西药,单用附子理中汤加减与附子理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单用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在总有效率与降低不良反应方面优于西药治疗,但由于纳入文献数目较少,纳入文献的质量不高,需要高质量的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LEAOD)是血管外科常见病,是导致慢性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Criqui等[1]统计65岁以上的男性约10%患有LEAOD,而75岁以上则有20%的发病率;北美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中有近25%患有慢性下肢缺血[2]。LEAOD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严重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50%以上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25%以上合并有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3],因此,在下肢缺血的治疗中,不仅要注重肢体血管的重建,更…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miRNA-146a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大鼠结肠组织及血浆中浓度表达意义。方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采取病变结肠组织与血浆提取miRNA,并采用核酸测定仪测定浓度,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完整性,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溃疡性结肠炎miRNA-146a在组织及血浆中表达差异。结果模型组中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与血浆miRNA-146a表达量低于空白组(P<0.05)。模型组中组织核酸测定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示浓度、纯度及完整性较血浆好。结论 miRNA-146a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组织与血浆中呈低表达,并且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较血浆更具稳定性可作为UC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压迫或注射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及疗效评估。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20例动脉插管术后所致股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行压迫及注射治疗。结果:14例假性动脉瘤患者采用单纯压迫法治疗,成功率为85.71%(12/14);2例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瘤内注射医用吻合胶,1例闭合后动脉瘤处产生硬块,另1例形成远端动脉阻塞;4例注射凝血酶者治疗成功率为100%(4/4)。结论:超声引导下对动脉插管术后假性动脉瘤采用单纯压迫法或瘤内注射凝血酶治疗是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而采用瘤内注射医用吻合胶则可能产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