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6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327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514篇
口腔科学   180篇
临床医学   1421篇
内科学   943篇
皮肤病学   223篇
神经病学   173篇
特种医学   3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15篇
综合类   3050篇
预防医学   1087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1092篇
  13篇
中国医学   1044篇
肿瘤学   220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509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453篇
  2011年   492篇
  2010年   473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496篇
  2007年   473篇
  2006年   517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492篇
  2003年   421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359篇
  1999年   324篇
  1998年   299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79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分析成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强烈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N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4至2013年接受化疗的180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记录患者血常规、凝血检测和血液生化检测结果,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既往化疗次数、既往化疗方案中是否使用阿糖胞苷、临床症状、肠壁厚度、中性粒细胞最低计数、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NE的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探讨NE起病诱因、临床特征、腹部B超特点、症状的预后意义及化疗药物对发病的影响等。结果1804例患者中226例(12.5%)化疗后合并NE,化疗后10~19d起病,中位起病时间为化疗后第14天。发生NE后2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11.5%。化疗药物包括阿糖胞苷、临床症状≥4项、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超过7d以及B超下肠壁厚度≥10mm的患者病死率相对较高。结论NE是接受强烈化疗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严重的并发症,发生NE后患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郭玉佩  王海燕  段丽娜  苗世超 《广东医学》2020,41(17):1791-1795
目的探讨述情障碍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90例,并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对患者进行述情障碍评分,根据得分高低分为低TAS评分组以及高TAS评分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水平、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1)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评分结果,低TAS评分患者54例,高TAS评分患者36例;(2)低TAS组患者的面对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高TAS组患者(t=12.108,P<0.01);而回避、屈从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高TAS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48、-9.900,P<0.01);(3)低TAS组患者在饮食控制、合理用药、正确运动治疗、合理自我监测血糖以及定期复查方面的依从性显著优于高TA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50、11.253、6.675、9.702、6.960,P均<0.05);(4)低TAS组患者干预后的SAS、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高TA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8、-3.842,P均<0.01);(5)低TAS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躯体健康以及社会功能的3个生活质量评价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高TAS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27、5.315、3.536,P均<0.01);(6)低TAS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高TA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3、10.295;P均<0.05)。结论述情障碍使患者面对疾病多采用回避以及屈服应对方式,不仅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的血糖水平不能有效的控制,而且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治疗期间要更加重视患者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4.
植物药对结肠癌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姜黄素、多糖(苹果多糖、香菇多糖)、皂苷(重楼皂苷、人参皂苷)、白藜芦醇、槲皮素等植物药可通过不同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此外,植物药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管生成、减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等作用。了解植物药对结肠癌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能为结肠癌的临床防治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下咽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围手术期系统管理方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我院内镜中心2015年1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23例下咽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采用ESD术治疗和围手术期一体式系统化管理。结果 经围手术期系统化管理,2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下咽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ESD治疗,平均住院时间11天,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ESD手术可作为治疗下咽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围手术期系统化管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良好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原络调神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原络调神针刺法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HAMD、MESSS评分及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L评分及血清IGF-1、BDNF、NG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原络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明显升高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术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已广泛开展,本文比较了腹腔镜下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行局部切开取胚修补术和开窗术两种保守性手术的疗效及预后,旨在探讨更好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确诊为未破裂型  相似文献   
8.
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兔局灶性脑出血和脑缺血性动物模型进行了血清ACTH,皮质醇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与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以探讨对H/P/A功能紊乱的机制。脑出血与脑缺血模型急性期血清ACTH,皮质醇含量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以脑出血模型组为明显。恢复期时脑缺血模型组有H/P/A功能恢复较差,提示H/P/A功能紊乱程度与脑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ITP患者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实验室检查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点,本文以35例ITP病人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了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观察对象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组,选择经我院血液病病房确诊的ITP病人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3~12岁。1.2健康对照组随机门诊健康体检儿童82例,男42例,女40例,年龄2~11岁。1.3仪器与试剂由美…  相似文献   
10.
氯硝西泮与安定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报道癫痫持续状态约占癫痫患者的2 .0 %~ 6.0 % ,婴幼儿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将它分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失神发作持续状态、复杂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已往多选取安定治疗 ,但由于安定的药效维持时间短 ,致惊厥控制不尽满意。近年来氯硝西泮已广泛用于临床 ,它对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尚未尽知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入组标准本文收集了 1992年 4月至 1997年 10月期间到我院诊疗的各类癫痫持续状态患者 64例 (诊断标准 :发作 3 0 min以上或两次发作期间意识未恢复者 )。按服药时间机遇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