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8例3岁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接受体外循环(CPB)手术35例,左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3例。结果:全组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PH危象。3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5 a,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示2例分别有0.2、0.3 cm分流,其余患儿术后心脏形态及肺动脉压均基本恢复正常,营养发育状况明显改善。认为婴幼儿CHD合并PH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术中心肌保护和肺保护及围术期监护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生原因及肾脏替代治疗的方法,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2月至2008年2月14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分别给予持续血液滤过1例、血液透析5例、腹膜透析7例。结果14例患者中死亡7例,其中5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死于腹膜透析并发败血症。余7例经肾脏替代治疗8~39d肾功能恢复,治愈出院。生存的7例患者随访1~48个月,肾功能无明显异常,尿素氮4.16±3.19mmol/L(2.96±8.18mmol/L),肌酐56±16μmol/L(55~89μmol/L)。结论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血液滤过、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是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对17例DeBakey III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男16例,女1例;年龄32~59岁,平均4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115h,平均56h。所有病人起病时均为胸痛和(或)背部撕裂样、切割样疼痛,大汗淋漓。经螺旋CT或MRI检查确诊16例,血管造影确诊1例。IIIa型5例,IIIb型12例;夹层外径3.6~10.5cm,其中>6.0cm者5例。术中证实破口位于降主动脉起始部前壁8例,外侧壁4例,内侧壁2例,靠近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3例。手术采取平卧位,左肩胸部垫高30°~40°,胸部“L”切口,劈开上半胸骨,第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儿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前机械通气支持治疗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对32例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前采取机械通气支持治疗24—72h,其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月龄(26±3)个月,平均体重(6.8±2.5)kg。结果应用呼吸机支持24h后,血流动力学改善,心率下降,平均动脉压上升,中心静脉压下降;动脉氧分压、动脉氧饱和度明显升高,乳酸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下降,与机械通气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随访6个月~3年,均生存良好。结论术前机械通气支持治疗对提高婴儿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生存率、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对17例DeBakeyⅢ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实施心脏二次手术的心脏病患者47例,行自体瓣膜或机械(生物)瓣切除、单纯二尖瓣置换术19例,二尖瓣并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机械瓣置换瓣周漏行间断缝合修补1例,三尖瓣成形术8例,三尖瓣置换术(生物瓣) 2例,部分房间隔切除并黏液瘤摘除术2例,部分室间隔切除并黏液瘤摘除术1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残余漏补片修补2例,因右室流出道梗阻而切除肥大肌束及原右室流出道补片2例,室间隔缺损残余漏补片修补4例、直接修补3例,用右侧桡动脉、大隐静脉行冠脉旁路移植术1例,主动脉弓替换 象鼻手术1例,表浅心脏撕裂伤行缝合修补术3例.二次术后开胸止血2例,死亡2例,余均康复出院.心脏二次手术前应充分改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强调心肌保护及彻底止血,术后使用必要的血管活性药物.  相似文献   
7.
采用腹膜透析治疗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8例。结果透析过程中3例透析管引流不畅,5例出现高血糖。死亡3例,其中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征,1例死于腹膜透析并发败血症。余4例腹膜透析8~39 d,肾功能恢复。存活患者随访1~32个月,肾功能无明显异常。认为腹膜透析是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者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病凶猛,病死率、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2000年2月至2007年7月我们对34例急性DeBakeyⅠ、Ⅱ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施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外科治疗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对17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单肺移植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附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单肺移植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教训。方法对1例52岁的房间隔缺损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女性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同种异体右全肺移植术,同时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供体为32岁男性,术前未作HLA配型,供肺保护采用4C改良低钾右旋糖酐液(LPD)灌洗,4CUW液保存。术后给予三联免疫抑制剂。结果术后心肺功能恢复良好。但术后12h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术后第5天导致急性肝肾功能衰竭,用人工透析维持。第9天出现口腔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给予口腔护理及氯霉素膀胱冲洗,第12天因全身感染死亡。结论术前供肺保护和手术技巧是单肺移植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手术成功的关键;抗排斥和抗感染是手术后处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