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6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棘球蚴病免疫诊断抗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棘球蚴病免疫诊断的发展主要反映于对特异性抗原研究的进展。特异性抗原的确定和分离纯化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免疫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巴西男性志愿者接受单剂量甲氟喹后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结果,并以此与已报道的在高加索和非洲志愿者中的甲氟喹动力学参数相比较。 10名志愿者来自巴西北部的巴拉州,该地为疟疾流行区。其中3名在受试的最初二天血检恶性疟原虫阳性,但无疟疾急性症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血红蛋白值、肝、肾和心血管功能正常,无营养不良、肠胃道失调、嗜酒或药瘾。体重50~68kg,年龄19~50岁。一次口服甲氟喹基质1000mg。药前及  相似文献   
3.
观察曼氏血吸虫成虫在体外培养时的动态变化,过去主要根据虫体的活动、雌雄合抱行为、肠管内容物的保留和移动以及存活时间等指标。但这些指标很难正确判定,并且发生了这些变化后虫就很快死亡,因而不能反映出培养虫体的真实状态。已证实,体外培养对雌雄虫的生殖系统有影响,而抗血吸虫药物在体内对虫体的最初作用也表现为对雌虫生殖系统的损害。从光学显微镜中所观察到的上述两种情况的虫体损害颇为相似。所以,如果不能区分这两种变化,体外培养技术的应用就会受到限制。本文报告了简便的体外培养成虫的技术,并以常用的观察指标和超微结构分析来比较体外培养与二巯基丁二酸锑钠所引起的虫体变化。  相似文献   
4.
棘球蚴病免疫诊断的发展主要反映于对特异性抗原研究的进展。特异性抗原的确定和分离纯化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提高了免疫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克隆和表达日本血吸虫新的分泌蛋白Sjsp16的编码基因。  方法 根据EST测序的结果设计引物 ,从含有Sjsp16基因的cDNA克隆中扩增得到该编码基因 ,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 pET2 8中表达 ,然后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蛋白结构功能进行预测。 结果 成功克隆和表达了日本血吸虫分泌蛋白基因Sjsp16,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该基因编码蛋白的N端带有一个信号肽序列 ,是一个分泌蛋白 ,含有一个ML功能结构域 ,具有 4种潜在的功能作用位点 ,即 1个N 糖基化位点、3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4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和 3个肉豆蔻酰化位点。 结论 Sjsp16基因编码蛋白为具有脂质识别和结合功能的分泌蛋白 ,可能为潜在的血吸虫病药物靶点或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 克隆和表达恶性疟原虫 (Pf) 11 1基因产物中的 3个重复片段 3R、6R和 9R。方法 利用设计的引物从培养的恶性疟原虫 3D7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 3个重复片段。PCR产物被克隆入pT7载体中以进双向测序。测序结果用GENETYX MAC软件进行分析。扩增的片段亚克隆入pET32a(+ )或pET32b(+ ) ,并由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 1中表达重组蛋白。结果 用PCR方法成功地扩增出 3R、6R和 9R片段 ,大小分别为 5 5 2、630和44 4bp。测序结果显示 ,3D7株的Pf11 1基因比PaloAlto株的Pf11 1基因多 4个 3AA和 1个 6AA重复单元 ,两原虫株的 3R和 6R片段的同源性分别 92 8%和 95 1%。扩增出的 9R片段含有 13个 9AA重复单元。在BL2 1菌株中表达出三个重组蛋白 ,分子量分别为 45、60和 42kDa。结论 用PCR方法分别获得 3R、6R和 9R重复片段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 3D7株的Pf11 1基因与PaloAlto株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7.
棘球蚴特异性抗原的蛋白质印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寻找细粒棘球蚴 (Eg)和多房棘球蚴 (Em)特异性抗原组分用于免疫诊断。 方法 对Eg、Em的囊液、原头节、囊壁角质层、囊壁生发层及犬泡状带绦虫、犬豆状带绦虫、羊细颈囊尾蚴、猪囊尾蚴等 4种异源性绦虫 ,共14种粗抗原进行免疫学分析。采用蛋白质印迹试验 (Western blotting)、Genesnap和Genetool分析软件比较分析不同抗原蛋白条带分别与囊型棘球蚴病 (CE)及泡型棘球蚴病 (AE)患者血清反应的差异。 结果  14种粗抗原中与CE、AE患者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的 11条蛋白条带相对分子质量 (Mr)为 130000、100000、94000、80000、75000、66000、62000、52000、38000、32000及 24000 ;与CE患者血清有特异性反应的 5条蛋白条带Mr为 41000、40000、22000、160 00和12000 ;与AE患者血清具有特异性反应的 8条蛋白条带Mr为 120000、109000、86000、59000、43000、28000、20000及 18000。 结论 确定了Eg和Em共有的交叉反应性抗原和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特异性抗原组分 ,为进一步分离和鉴定具有诊断价值的特异性抗原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是国家级考试,环节多、保密程度高,考务组织工作要求严谨。本文从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技能中心设立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经验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临床上遇到的一种常见损伤,颅脑外伤并发精神障碍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但常被颅脑外伤症状所掩盖而延误治疗。我院自2001年9月至2004年12月共收住院颅脑外伤并发精神障碍40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山大学成人医学高等教育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和改革,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已特色的多形式、多层次、多专业、面向不同对象的办学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卫生事业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卫生人才,以全新的风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