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目的预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并分析其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经验法、类比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液体化工品、噪声、高温、工频电磁场等。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主要化学毒物有苯类、酮类、酯类、醇类、一氧化碳、硫化氢、氨和锰化合物等。结论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比较复杂,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广东阳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地区(HBRA)居民MGMT基因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改变。方法选择阳江高本底辐射地区(HBRA)的53名50~59岁男性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照人群选择恩平市横陂镇(CA)出生并长大男性居民。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外周血中O6-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表达水平,用化学比色法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含量。结果HBRA和CA人群外周血有核细胞中MGMT基因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585±0.319、0.414±0.365,血清中T-AOC含量分别为(28.81±6.36)μ/ml、(11.41±3.78)μ/ml。与CA组相比,HBRA组人群该两项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本底辐射对居民MGMT基因和抗氧化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大鼠微量全血彗星实验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海娟  冯本秀  杨敏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2):1457-1459
目的采用全血代替分离出的淋巴细胞作为实验对象,对于彗星实验方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方法选择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采用腹腔注射体内染毒24h,尾部采血进行彗星实验。生理盐水染毒组为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染毒组为阳性对照组(45μg/kg)。结果全血彗星实验结果和分离淋巴细胞实验结果无显著差别(P〉0.05);随着电泳条件中电压的升高,电泳时间的延长及裂解时间的延长,彗星尾长增长。用乙醇脱水法可保存彗星实验片子,与当天阅片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微量全血彗星实验方法更简便,可用于大规模的筛选和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冯本秀  徐海娟  杨敏  温薇  陈建雄 《职业与健康》2011,27(13):1489-1491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钛(TiO2)对大鼠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采用不同剂量(0、8、16、32 mg/kg)的纳米TiO2对大鼠进行染毒24 h,通过碱性彗星试验观察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结果当剂量达到32 mg/kg时与阴性对照组比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TiO2可导致人鼠淋巴细胞DNA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依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有关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铁路局、民用航空局制定了《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以下简称"新版目录"),并于2015年2月27日正式发布,201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届时将取代《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以下简称"旧版目录")、《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对比新旧版本目录,新版存在不少变动,本文对此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6.
某烟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识别、分析某烟厂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经验法、类比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高温、化学毒物等,类比工程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为:噪声强度为74.9~92.4dB(A),超标率47.5%;烟草尘浓度为0.2~1.7mg/m^3,超标率为0%;作业场所生产性热源的综合温度(WBGT指数)为30.8~36.5℃,均为高温作业点。CO2和乙醇浓度分别为953—2128mg/m^3和5.4~21.5mg/m^3,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某烟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危害因素是噪声和粉尘,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近似估算法"和"饱和蒸气压推导法"两种方法测试混合有机溶剂闪点的优劣,找出两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 方法 按正丁醇、甲醇的不同摩尔分数比,配置5份混合液体,分别用两种方法估算5份混合液体的闪点,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近似估算法"所得值与实测值最大之差为4℃,最小为1℃;"饱和蒸气压推导法"推导值与实测值之差最大为1℃,最小为0℃。 结论 相比"近似估算法","饱和蒸气压推导法"涉及的参数多,计算复杂,但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手机零部件企业主要存在的化学有害因素的危害情况以及防护设施设置存在的问题,为手机零部件企业或类似企业防护设施设置提供参考依据,减少化学有害因素的危害.方法 对工作场所进行化学有害因素的检测,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防护设施的调查与检测.结果 化学有害因素的防护设施设置不到位,是造成化学有害因素超标的主要原因;此外,管理不到位是造成化学有害因素超标又一原因.结论 做好防护设施的设置和管理是减少化学有害因素危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化学物混合物的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系统(GHS)分类方法在工作场所化学毒物风险评价中的应用,为建立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根据某喷涂车间现场检测、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计算该喷涂车间各职业病危害化学有害因素导致的毒物危害指数,同时运用化学物混合物GHS分类方法对混合职业病危害化学有害因素导致毒物危害指数进行计算,比较两者结果. [结果]喷涂车间职业病危害化学有害因素为甲苯、二甲苯、乙苯、乙酸丁酯;各职业病危害化学有害因素导致的毒物危害指数依次为38、26、32、26,参照GBZ/T 229.2-2010,本喷涂车间职业危害化学有害因素导致的毒物危害指数为38,属中度职业危害;应用化学品混合物GHS分类方法计算,喷涂车间混合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危害导致的毒物危害指数为42,属中度职业危害. [结论]两种方法判断的喷涂车间职业危害级别一致;化学品混合物GHS分类方法,可考虑应用于毒物职业危害风险评价中,但仍需建立更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某生产企业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毒物及其危害关键控制点,为企业化学毒物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化学毒物检测、个体TWA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存在的化学毒物进行分析。结果在聚氯乙烯的生产过程中,作业场所存在化学毒物较多,主要包括氯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过氧化物、异链烷烃类、聚乙烯乙酸酯、氢氧化钠、氨、盐酸、甲醇、柴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二氧化锰等。其中废水槽下风向的巡检位氯乙烯15min检测浓度最大值为35.4mg/m^3,超过最大超限倍数的0.4倍;气柜排放口、反应釜底部排放阀氯乙烯15min检测浓度分别为20.2mg/m^3和24.8mg/m^3,接近职业接触限值;其余检测点的各化学毒物浓度小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化学毒物关键控制点为气柜排放口、反应釜排放阀以及废水槽,应加强其防毒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