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的常见原因和防治方法. 方法:术中发生骶前静脉丛大出血5例,分别采取图钉钉压、碘仿纱条填塞止血. 结果:全部病例止血成功并痊愈出院.结论:手术操作不当是导致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实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是预防骶前静脉丛破裂大出血的关键,图钉钉压和碘仿纱条填塞是治疗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全绪威  梁邦强  刘锦波 《广西医学》2007,29(10):1616-1617
结肠癌肝转移的高发生率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文献[1]报告15%~25%的患者在确诊已发生肝转移,20%~35%的患者转移灶仅出现在肝脏,50%~70%的晚期结肠癌患者出现肝转移[2].如不及时治疗,仅有50%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能够生存4.8~9.8个月,2年生存率仅有3%,4年生存率为零,预后很差[3].  相似文献   
3.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绪威 《华夏医学》2007,20(6):1290-1291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及危险性都相当高。倘若在诊断和治疗上出现失误均可造成患者生命危险。现将我院收治的134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外科从1994年7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134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例,男性103例,女性31例,年龄为19~81岁,平均为54.6岁,出现症状至入院时间最早为50m in,最晚为72h,空腹穿孔有89例,食后穿孔者45例。既往有典型消化性溃疡病史者92例,其中有54例曾经做胃镜证实。本组患者中有5例曾有幽门梗阻史,8例有间歇黑便,2例有急性上消化道大…  相似文献   
4.
全胃切除应用吻合器进行消化道重建在国内广泛开展,在有条件的医院是最常选择的消化道的吻合方法。我院从1999年6月至2003年2月行胃癌经腹全胃切除术12例,应用我国上海手术器械厂生产的管状吻合器(25mm),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就应用吻合器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操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采用经腹全胃切除,吻合器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治疗胃癌12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47.5岁。术前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病变位于C区3例,M区  相似文献   
5.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43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43例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I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27例,占62·8%,分期手术14例,姑息手术2例,占37·2%。结果:术后切口感染4例,肠瘘1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有效肠道减压,正确的吻合技术及作好围手术期的处理,I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开腹行肝动脉门静脉双置入皮下埋藏式药盒,进行经泵内反复给药灌注化疗、结合中医药辨证施治。结果全部病例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肿瘤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生活质量得到不同程度改善,Ⅱ期手术切除6例。生存期:0.5~1年7例,1~2年11例,2年以上10例(其中4例为Ⅱ期手术切除肿瘤后病人),全组28例病例在治疗期间未出现置泵区感染、泵脱出、腹腔出血、截瘫、导管堵塞等任何并发症。结论经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反复灌注化疗、结合中医药辨证施治综合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明显,拓宽了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转开腹的各种原因。方法回顾分析该院于2005-01—2011-11共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6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转开腹10例,中转开腹率为15.6%。中转开腹原因:3例严重粘连致分离中造成出血,1例肿瘤浸润前列腺,1例肿瘤浸润阴道壁,1例横断肠管时输尿管亦被横断,1例肠系膜下静脉大出血,1例肠系膜下动脉大出血,2例损伤左侧髂内静脉出血较多。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一旦遇到难以控制的出血、损伤、解剖不清的粘连应立即行中转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8.
全绪威  梁邦强 《华夏医学》2006,19(2):258-259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42m in,切口无明显疼痛,无紧绷感,术后6~8h下床活动,2周后恢复日常工作,术后切口积液5例,6例腹股沟区异物感,尿潴留3例,无切口感染,随访2~21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操作方便,损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适用范围广,是基层医院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胆道外科手术在各级医院的开展,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呈增加趋势,现将我院1996-2003年收治的9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例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79例低位直肠癌行Dixon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在79例保肛手术中,术后发生伤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2例,无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术后随访10个月至5年,平均随访3年2个月,发现保肛手术组与miles手术组之间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疗效肯定,根据直肠肿瘤临床分期和肿瘤生物学行为选择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