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下肢静脉造影技术在下肢静脉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6例共342条下肢静脉血管病变进行造影,其中顺行性造影196例计232条,单纯性一侧逆行造影90例计110条。结果:浅静脉曲张78条,浅静脉曲张伴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84条,静脉曲张伴深静脉血栓46条,静脉曲张伴深静脉伴功能不全130条,先天性发育异常4条。结论:下肢静脉造影检查能明确地确定病变部位,显示血管病变的性质及深静脉瓣膜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CT与X线检查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18例(共计127个髋关节)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CT和X线检查,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标准,比较CT与X线检查的准确度。结果:CT检查的准确度明显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并验证简捷、高效的床边导入式电子护理记录系统,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方法:设计模块化、导入式的电子护理记录系统,以移动护士工作站为载体,将其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验证本系统在优质护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结果:本电子护理记录系统能够缩短护士护理书写时间,提高护理文书质量和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结论:本研究设计的电子护理记录系统高效、准确,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高血压性脑微出血的检出率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有脑部症状的高血压患者98例在常规MRI扫描基础上增加SWI序列检查,比较常规MRI与SWI扫描对脑微出血检出率,分析微出血与出血性脑卒中、腔隙性脑梗死灶的相关性。结果:SWI扫描脑微出血检出率75.51%,高于常规MRI的2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扫描显示,24例无脑微出血中发现6例(25.00%)出血性卒中灶,1例(4.17%)腔隙性脑梗死灶。74例脑微出血中发现46例(62.16%)出血性卒中灶,27例(36.49%)腔隙性脑梗死,其中8例(29.63%)同时出现出血灶及缺血性梗死灶。出血性卒中发生率微出血组高于无微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出血各分级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微出血组高于无微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Ⅲ度微出血组高于Ⅱ度组,Ⅱ度组高于Ⅰ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度组与0度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8例微出血患者合并大面积脑梗死,2例为Ⅱ度微出血,6例为Ⅲ度微出血,其中2例发生出血性转化。结论:SWI序列扫描提高了诊断高血压性微出血的敏感性,对判断脑血管病危险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应作为高血压性脑损伤患者常规检查序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