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致结肠穿孔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不同原因的结肠穿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2例中死亡5例(占22.7%)。3例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中2例行破裂肠管切除、远端关闭、近端结肠造口术,死亡1例。1例纤维结肠镜检致横结肠穿孔,行肠穿孔裂孔修补术。11例癌性结肠穿孔:4例采用Ⅰ期切除吻合,7例分期手术,其中死亡3例。1例乙状结肠扭转肠坏死穿孔,经分期手术而治愈。6例外伤性结肠破裂:3例采用Ⅰ期切除吻合,2例分期手术治愈,死亡1例。结论 结肠穿孔的手术方式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治疗上应当个体化,需根据患者全身情况、腹腔污染程度、穿孔病因来决定手术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长链非编码 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AK126393在人结直肠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正常结肠组织细胞系与结直肠癌细胞系中lncRNA AK126393表达,选取最低表达细胞系进行转染lncRNA AK126393过表达质粒和阴性对照(NC),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PI3K、P-PI3K、Akt、P-Akt和LC3蛋白表达。结果 lncRNA AK126393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呈现低表达,其中SW480细胞表达最低;过表达质粒转染SW480细胞后lncRNA AK126393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增值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水平增加;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Bcl2、LC3-Ⅱ、P-PI3K、P-Ak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ax和LC3-Ⅰ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I3K和Akt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lncRNA AK126393可以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实现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以及引起细胞自噬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特点。方法26例高龄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检查。2例在全麻下,其它在局麻下采取双侧钻单孔引流术。选定血肿最厚层面前中1/2到1/3处为钻孔点。结果漏诊一侧1例,其余术前诊断正确。25例术后痊愈,1例原有神经功能恢复不明显。结论仔细观察CT和选定合适的钻孔点是诊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结肠癌并急性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65岁以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35例中Ⅰ期切除28例,捷径手术2例,单纯造瘘术2例,Hartmanns术3例。35例中有伴发病者27例占7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手术病死率为6%。结论手术切除是高龄结肠癌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法。充分的肠道准备、适当的麻醉和手术方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庄彪  倪熊  瞿惠龙  邹奇  陈杰 《上海医学》2012,35(11):973-974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老年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生率为10%~30%[1]。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梗阻性结肠癌的发病率日益升高,以术前诊断延误率高、晚期病例多、并存疾病多、术后并发症多为特点,其手术危险性高于其他年龄组。上海市浦东医院自2009年1月―2012年7月共收治39例年龄≥70岁确诊为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sssociated lympoid tissue lymphoma,MALT)属于淋巴结以外与黏膜组织相关的一种淋巴组织肿瘤性疾病,好发于胃肠道,肿瘤生长缓慢,病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AK126393调控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和不同结肠癌细胞系中lncRNA AK126393的表达水平,采用pcDNA3.1-AK126393转染HCT116细胞增加AK126393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目标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永生化结肠上皮细胞系NCM460相比,人结肠癌细胞系中AK126393的表达均出现显著下降,其中HCT116细胞中AK126393表达最低;pcDNA3.1-AK126393转染HT116细胞后AK126393的相对表达水平出现显著升高;AK126393 的过表达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其细胞凋亡水平,并且引起细胞自噬的发生;同时AK126393 的过表达显著抑制HCT116细胞内AKT/ERK1/2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结论:LncRNA AK126393具有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以及引起细胞自噬的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AKT/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微小RNA-34a(microRNA-34a,miR-34a)在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中的过表达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设计合成并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 GFP)的miR-34a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稳定转染HCT116细胞。通过Realtime PCR验证转染后miR-34a的表达变化。 MTT法检测转染前后HCT116细胞增殖能力变化, Transwell法检测转染前后HCT116细胞侵袭能力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34a转染HCT116细胞后其表达量增加到(7.32±1.34)倍,而HCT116细胞增殖能力也受到显著抑制,下降到(0.49±0.10);Bcl-2蛋白受到miR-34a表达的抑制,而BAX的表达则受到miR-34a表达的增强;HCT116细胞侵袭能力在miR-34a过表达后显著增强,相应的MMP-2和MMP-9表达也出现显著增强。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iR-34a的过表达能够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及侵袭转移,与调控Bcl-2/BAX和MMP-2和-9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因各种并发症而再次行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的原因、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6月至2011年6月19例LC患者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再次手术的患者中,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2例,胆囊管残端局部坏死3例,副肝管及右肝管分支裂伤各1例,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2例,胆管炎性狭窄2例,胆囊动脉出血2例,腹壁戳孔小动脉出血引发巨大血肿1例,胃穿孔1例,小肠脐部切口疝回纳后挫伤回肠壁形成血肿致小肠梗阻1例,术中遗漏胃角后壁、结肠肝曲及直肠癌各1例。患者经再次手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访3~12年,无任何后遗症发生。结论:术前全面采集、详细分析病史,通过影像学资料评估患者胆道情况,术中遵循LC操作原则,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R-34a在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并验证其靶点蛋白。方法传代培养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分别采用空病毒载体(pRI-CMV-GFP)转染(阴性对照组)、慢病毒载体(pRI-CMV-GFP-miRNA-34a)转染(慢病毒组),另选未经任何处理的HCT-116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iR-34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MTT实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HCT-116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采用细胞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其靶点蛋白。结果以空白对照组miR-34a表达为1,阴性对照组为1.03±0.09,慢病毒组为6.41±1.56,慢病毒组高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均<0.01),证实慢病毒转染成功。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慢病毒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均<0.01)。细胞免疫荧光试验显示,慢病毒组细胞c-Met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而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变化。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慢病毒组c-Met及磷酸化c-Met表达均低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均<0.01)。结论过表达miR-34a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及迁移,并下调靶点蛋白c-Met及磷酸化c-Met表达,提示miR-34a可作为结肠癌治疗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