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
目的: 调查适碘地区老年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探讨老年人群糖代谢指标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江苏省宿迁市和徐州市共2 037例老年人(男1 045例,51.3%)进行体格检查、生化检测及甲状腺超声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代谢指标与甲状腺结节患病、结节个数、结节大小、结节良性和可疑恶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适碘老年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35.1%,其中42.4%为多发结节,33.9%的结节≥1 cm。有甲状腺结节组与无甲状腺结节组、单个结节组和多个结节组以及结节<1 cm组和结节≥1 cm组相比,性别、腰围、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甲状腺结节患病、甲状腺结节大小相关。结论: 适碘地区老年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较高。糖代谢紊乱与甲状腺结节患病、结节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慢性HBV感染是全球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病。慢性HBV感染合并MAFLD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代谢因素而非病毒因素是慢性HBV感染合并MAFLD的主要原因。在疾病发展进程中,炎症、纤维化而非脂肪变性是合并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慢性HBV感染和MAFLD同时存在的患者,抗病毒和代谢因素的联合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就慢性HBV感染合并MAFLD的相互作用、预后转归和临床管理等热点话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高碘地区老年人群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分析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与血脂紊乱患病率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该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258人,根据年龄分为3组(65~69岁组、70~74岁组和≥75岁组)。每位受试者都完成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甲状腺超声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检测。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各个年龄组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异常及结节的患病率和不同TSH水平下血脂紊乱的患病率。使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年龄与TSH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建立回归方程。结果: 老年人群的中位尿碘浓度为397.60(225.58,647.73)μg/L,甲状腺疾病的总患病率为48.84%(126/258)。其中,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均为24.42%(63/258),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为22.48%(58/258),且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升高(P<0.01)。年龄与TSH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1,P<0.001)。随着TSH水平的逐渐升高,高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症(P=0.020)、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P=0.010)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血症(P<0.01)的患病率逐渐升高,当TSH水平≥10 mU/L时,高TC血症和高LDL-C血症的患病率均高达66.67%(4/6)。结论: 高碘地区老年人群甲状腺疾病患病率较高,以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甲状腺结节为主。TSH水平随年龄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随TSH水平逐渐升高,老年人血脂紊乱的患病率逐步攀升,以高TC血症和高LDL-C血症常见。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是一个高度血管化的腺体,血管生成异常是促进良恶性甲状腺疾病发展的重要环节.多种因素参与调节良、恶性甲状腺疾病的血管新生,如甲状腺相关基因的异常高表达、肿瘤免疫微环境和促甲状腺激素等.阻断血流供应及靶向血管生成信号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对甲状腺疾病的治疗已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相...  相似文献   
5.
2021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更新了《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的管理指南》,共包含31条推荐和16条良好实践声明。基于既往十余年临床研究成果,新版指南突出强调分子检测及靶向治疗的地位,并初步肯定免疫治疗的临床价值。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的管理已然迈入个体化的精准诊疗时代。本文通过解读新版指南要点,指出目前ATC诊疗中...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详述了目前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情况、人群归因分值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本文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发现,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仍是原发性肝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以及抗病毒治疗,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略有下降,但代谢性因素如糖尿病、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引起的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正逐步上升;吸烟、饮酒等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本文综述了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可为制订原发性肝癌防控措施提供切实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2月美国肝病学会(AASLD)在线发表了有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临床评估和管理实践的指导意见(Guidance)[1]。该指导意见不受推荐级别、评估发展和评估系统的约束,提供的是可操作的要点声明和指导意见而不是正式的建议,这与既往指导NAFLD的指南(Guideline)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