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2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器官移植中抗急性血管排斥反应的作用。通过建立豚鼠到SD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用血红素(hemin)分别诱导供者和受者,上调HO-1基因表达;用眼镜蛇毒因子、环孢素A抑制超急性排斥反应;观测供者心脏存活时间,并分别检测心脏组织HO-1表达、受者血清异种抗体IgM的变化及异种抗体IgM和C3在血管内膜的沉积;采用TUNEL方法检测心脏组织细胞凋亡;RT-PCR方法测定组织CD40L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上调HO-1表达能明显延长心脏移植存活时间,抑制异种抗体IgM表达和在血管内膜的沉积,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并且抑制CD40L mRNA的表达。该结论表明HO-1通过介导CD40-CD40L共刺激途径抑制大鼠异种心脏移植后急性血管排斥反应,延长心脏移植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胆红素中毒性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胆红素中毒性脑病(Bilirubin intoxication encephalopathy)是由于未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UCB)在脑细胞的沉积所引起的一种病变,过去称之核黄疸(Kernicterus)。本病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和健康.死亡率很高,约50~75%患儿死于急性期,幸存者约75~90%留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是人类听力障碍、视觉异常、智能发育迟缓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分子细胞化学技术的发  相似文献   
3.
胆红素对神经突触膜Na^+,K^+—ATP酶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邵洁  俞善昌 《中华儿科杂志》1997,35(10):524-526
为了研究胆红素的神经毒性作用,对59只出生2天的SD大白鼠分别予以腹腔注射不同剂量胆红素制造高胆红素血症动物模型,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提取脑神经元突触膜,测定Na+,K+-ATP酶活力。结果:随着血清胆红素浓度的逐渐增加,脑组织中胆红素沉积量也逐渐增加,神经元突触膜Na+,K+-ATP酶活力逐渐降低,Na+,K+-ATP酶活力与脑组织中沉积的胆红素量呈负相关(r=-0.34,P<0.01)。提示:胆红素对Na+,K+-ATP酶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特应质孕妇风险因子对婴儿发生过敏性疾病关系,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61例愿意接受保健观察与指导的孕妇分设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婴儿脐血中IgE(CB?IgE)、IL?4、IFN?γ;对36例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的特应质孕妇所生婴儿的脐血再分Dpt/Df刺激和空白对照两组;并在6~24个月内随访两组婴儿发生过敏性疾病情况。结果特应质孕妇与对照组婴儿脐血各43份,特应质组CB?IgE0.08~0.38Kua/L,IL?44.08~22.3μg/ml,IFN?γ0.01~10.5μg/ml,对照组CB?IgE0.01~0.47Kua/L,IL?44.80~26.20μg/ml,IFN?γ0.12~9.30μg/ml,各项数值比P>0.05;36例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特应质孕妇脐血在Dpt/Df抗原刺激下产生IL?4mRNA表达率为62.3±13.1,对照组表达率27.4±14.4(P<0.05),有非常显著意义。在6~24个月随访中特应质组30例发生过敏性疾病25例患病率83%,对照组8例患病率27%(P<0.05)。结论特应质母亲虽可以将疾病基因传给子代,但婴儿期尤其是早期若能回避风险因子刺激似乎还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过敏性疾病发生,早期干预有其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研究证明,一些临床上并未引起可重视的新生儿黄疸,也可造成急性脑干损害而呈现亚临床型经过.使用灵敏度高的检测技术,以了解胆红素对神经系统影响是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关键.脑干听觉诱发电  相似文献   
6.
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c inclusion disease,简称CID),是由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简称CMV)引起的疾病。是先天性病毒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亦可通过母亲的子宫颈分泌物传给胎儿或通过喂哺母乳而传播。母亲易感者约为50%,发病者约3%,胎儿受染者为1.5%,可导致死胎、流产、早产,也是影响小儿智能落后的重要原因。病因巨细胞包涵体病早在1926年由Cole及Kuttner确定为病毒感染所致。1930年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心力衰竭又称心功能不全或泵衰竭,是指心脏的工作能力障碍或泵功能减低,心脏不能将回心血量等量地搏出,以致心血搏出量绝对或相对地减少,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所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新生儿心衰是新生儿期常见急症之一,其病因和临床表现与年长和成人有所不同,尤以生后头几天的新生儿,其心衰表现与新生儿某些疾病的表现很相似,不易及时诊断,甚至延误治疗时机;且病情演变急剧,威胁患儿生命,故必须予以重视。临床特点根据心功能障碍发生的部位可分“单纯”左心衰竭或“单纯”右心衰竭,两者表现有所不同,但临床上新生儿左、右心衰之  相似文献   
8.
国内对新生儿心肌炎报道不多。我院自1978年10月~1985年3月共收治心肌炎271例,其中新生儿心肌炎37例(13.7%),占同期新生儿住院总数(1,737例)的2.13%。经治疗和随访,死亡5例,病死率为13.5%。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β_2微球蛋白(β_2m)是1968年由瑞典Berggard等首先从肾小管病变患者尿中分离而得。β_2m为小分子蛋白(分子量11800),经肾小球滤过进入原尿,再经肾小管重吸收并分解为氨基酸。尿β_2m增加可较特异地反映肾小管功能,在肾小管性酸中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炎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甲状腺炎性疾病,临床上可分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甲状腺炎。一、急性甲状腺炎少见。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通过血行、淋巴管或临近化脓灶侵及甲状腺。在小儿可继发于猩红热、急性风湿热、伤寒、腮腺炎等。起病急,病程短,白细胞总数增高,血沉增快。预后较好。二、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de Qxuervain甲状腺炎,临床少见。一般认为系病毒性巨细胞性甲状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