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毒乃清颗粒对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研究毒乃清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法对大鼠进行5/6肾切除以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模型,设立健康组、假手术组、病理组、尿毒清组、毒乃清治疗组进行对照,观察各组一般状况、尿素氮、血肌酐、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肾脏病理学变化.结果毒乃清颗粒能改善大鼠的一般状况、降低血糖、降低BUN及SCr、降低血脂(TG、TCHOL)、减少24 h尿蛋白排泄量(与各对照组比较,P<0.01或P<0.05),病理组织学方面能延缓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发展.结论初步证实毒乃清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较为复杂,发病机制临床上尚未完全阐明,是一种由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以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和水肿等为特征的症候群。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以微小病变肾病(MCD),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硬化(FSGN)、膜型肾病(MN)、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Ms CGN)、系膜增生性肾炎(Ms PGN)五种病理类型最为常见。其中儿童及青少年以微小病变肾病较多见;  相似文献   
3.
急性酒精中毒多由饮酒过量所致,轻者头痛,头晕,行走不稳,言语不清;重者呕吐不止,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神志不清,严重时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我们在2003年5月~2006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5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2例均为我院2003年4月~2006年1月急诊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肾活检患者的临床分型、病理分型及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649例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分型、病理分型、中医证候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因以肾小球疾病(GN)为主,共634例(占97.69%)。肾小球疾病中,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N)为主(475例,占74.92%),其次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SGN)(23.03%)、遗传性肾小球疾病(0.47%)和未排除继发因素者(1.58%)。PGN中病理类型以IgA肾病(IgAN)176例(37.1%)、轻微/微小病变(MCD)119例(25.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60例(12.6%)、膜性肾病(MN)54例(11.4%)、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FSGN)47例(9.9%)为多见。SGN中病理类型以狼疮性肾炎(LN)91例(62.3%)、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24例(16.4%)、紫癜性肾炎20例(13.7%)为多见。PGN和SGN中医证候均以本虚标实为主。【结论】GN是本院肾脏疾病常见原因,其中原发多于继发。PGN中以IgA肾病最常见,其次为MCD与MsPGN;SGN中LN是首要原因。PGN和SGN的中医证候均以本虚标实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透(MHD)患者服用益气活血中药复方三芪口服液后,生化指标、脂联素(ADPN)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单纯透析组给予常规血透治疗,透析加服药组在常规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透析的前提下,服用三芪口服液,以3月为1疗程,连续观察2疗程。结果:2组治疗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透析加服药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透析加服药组ADPN、颈动脉IMT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芪口服液可改善MHD患者的血脂紊乱、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6.
侯海晶  杨霓芝 《新中医》2012,(7):209-210
杨霓芝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杨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对肾病进行了多年的临床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杨教授认为,慢性肾小球疾病病情缠绵,病程较长,多为正虚邪实之证,正虚以气虚或气阴两虚为主,而湿热、瘀血则是邪实的主要方面。临证多以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活血为法,标本兼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应防治并重、扶正祛邪并举;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则宜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笔者随师研习,获益良多,兹将杨教授治疗肾小球疾病经验简介如下,以飨同道。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病退症(甲减)相关肾病患者使用真武汤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甲减相关肾损害患者随机分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予L一甲状腺钠片治疗;治疗组在L-甲状腺钠片治疗基础上,加服真武汤汤药治疗。连续观察3个月,比较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尿捡异常发生率、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尿检异常发生率、BUN、SC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真武汤可促进甲减相关肾损害患者的肾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效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方法对艾箱灸治疗安全进行探讨。方法:对艾箱灸操作流程每一环节进行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其影响分析,且对80名行艾箱灸治疗的患者于治疗过程中进行艾灸局部皮肤肤温的测量。结果:艾灸实施至15 min时皮肤表面温度达最高,且与病人的主诉及耐受程度是一致的,提示在15 min时达到最佳灸量,且应加强巡视,以避免烫伤,同时应用FMEA活动后在巡视的时间点、灸疗的温度及距离等两项风险优先值(RPN)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应用FMEA管理模式,加强了我们行艾箱灸治疗的风险管理,规范了治疗流程,对艾灸的温度、距离及巡视时间点提供了依据,保证了治疗的安全及疗效。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不同病因、不同病理类型组成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为病程缠绵难愈,易反复发作,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蛋白尿、血尿,可伴高血压和(或)氮质血症,及进行性加重的肾功能损害。文章从病因病机认识、经验归纳、验案分析等方面系统阐述杨霓芝教授辨治慢性肾炎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杨霓芝教授认为慢性肾炎属于中医“水肿”“尿浊”等范畴,慢性肾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脏腑虚损,标实是由于脏腑虚损,导致气化功能障碍,湿浊毒邪滞留为害,或者外邪侵袭人体发病,其中以水湿、湿热、瘀血为多。其临床治疗注重辨病辨证相结合、邪正相顾、中西结合,其基于“气虚血瘀”理论治疗慢性肾炎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作者根据其临床常见方药总结出治疗慢性肾炎的基本方及其加减运用,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辨证施治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知识图谱挖掘技术分析杨霓芝教授益气活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证思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系统收集广东省中医院杨霓芝教授门诊2007年5月至2017年7月治疗糖尿病肾病病历,严格筛选后通过广东省中医院大数据团队中医药大数据智能处理与知识服务系统进行相关数据挖掘,并对专家进行访谈,转换为书面文字整理。结果 杨霓芝教授擅长使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在遣方用药方面有律可循,主要以黄芪、白术、菟丝子、山萸肉、太子参等益气补肾药和丹参、桃仁、泽兰、当归等活血药为主;太子参-旱莲草、丹参-黄芪、当归-淫羊藿为常用药对;大黄为糖尿病肾病后期慢性肾衰的专药。以益气活血法为主线,可以根据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进行化裁。结论 本研究对益气活血法的中药、配伍及药-症关系加以综述研究,表明杨霓芝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以益气活血法为主,配伍得当,药症关系密切,为今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