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中不同类型标本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检测结果;研究HCMV感染性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庆阳市人民医院住院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00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FQ-PCR)方法检测患儿血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尿液HCMV-DNA及母乳HCMV-DNA,ELISA方法检测患儿血清HCMV-IgM和IgG,并用熊去氧胆酸片联合蓝光照射对症治疗,同时收集病理性黄疸患儿的临床数据和肝功能指标,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0例黄疸患儿中,感染HCMV的为40例(13.33%),其中血浆HCMV-DNA阳性12例(4.00%),PBMC HCMV-DNA阳性20例(6.67%),尿液HCMV-DNA阳性30例(10.00%),母乳HCMV-DNA阳性138例(46.00%),血清HCMV-IgM阳性13例(4.33%),HCMV-IgG阳性228例(80.85%)。新生儿黄疸组血浆、PBMC、尿液、母乳HCMV-DNA及血清HCMV-IgM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CMV感染组治疗后TBil、DBil、TBA、γ-GGT、AST、CK、CK-MB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与HCMV感染密切相关;母乳HCMV-DNA阳性率最高,其次为尿液;熊去氧胆酸片联合蓝光照射对HCMV感染性新生儿黄疸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用均匀设计法优化蛇葡萄素的提取与纯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志峰  曾飒  侯娟娟  刘德育 《中药材》2006,29(7):718-720
目的:优选蛇葡萄素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安排实验,以蛇葡萄素得率及纯度为评价指标,考察乙醇浓度,回流次数及时间对蛇葡萄素提取率的影响,同时考察石油醚萃取次数,活性炭用量及重结晶次数对蛇葡萄素纯化程度的影响,优选出合理的提取工艺。结果:提取优化条件:乙醇浓度90%,回流4次,每次1.5h;纯化优化条件:石油醚萃取3次,每100 g原药材加活性炭1 g,重结晶3次。结论:本工艺稳定可行,提取率高,可作为提取蛇葡萄素生产工艺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辣椒素(capsaicin)是否经内质网途径诱导耐药性白血病K562/ADM细胞凋亡。方法:以耐药性白血病K562/ADM细胞为靶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形态学和Annexin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内质网形态结构变化;实时定量RT-PCR检测GRP78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GRP78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辣椒素显著抑制K562/ADM细胞的增殖活性,20、50μmol/L辣椒素诱导后K562/ADM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分别为39.67%和41.78%。辣椒素诱导凋亡过程中,K562/ADM细胞出现内质网明显扩张和脱颗粒现象,GRP78mRNA的表达增高,GRP78蛋白的表达量分别增高1.5和2.2倍,随时间延长有所降低。结论:辣椒素可能通过内质网应激反应性途径诱导K562/ADM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12例NHL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醋酸泼尼松(CHOP)或利妥昔单抗+CHOP(R-CHOP)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于化疗前1周开始口服恩替卡韦.比较两组患者的HBV再激活率和肝功能不全发生率,分析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HBV再激活率、肝功能不全总发生率分别为10.71%、19.64%,均低于对照组的28.57%、3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期为Ⅲ~Ⅳ期及R-CHOP化疗方案是HBV再激活的危险因素(P<0.05),恩替卡韦是HBV再激活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HBsAg阴性NHL患者HBV再激活与多种因素相关,恩替卡韦可以减少NHL患者的HBV再激活率和肝功能不全总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病理性黄疸患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情况,探讨母乳CM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庆阳市人民医院住院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00例,用FQ-PCR方法检测患儿血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尿液和母乳的CMV-DNA,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CMV-IgM和IgG,分析CMV感染患儿的临床数据。结果 30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CMV感染的阳性率为13.33%(40例),其中患儿血清CMV-IgM阳性率为4.33%(13例),CMV-IgG阳性率为80.85%(228例)。母乳CMV-DNA阳性率为46.00%(138例),患儿血浆CMV-DNA阳性率为4.00%(12例),PBMC CMV-DNA阳性率为6.67%(20例),患儿尿液CMV-DNA阳性率为10.00%(30例)。患儿尿液CMV-DNA的阳性率与乳汁CMV-DNA的阳性率有显著相关性(P<0.01)。40例CMV感染患儿中,婴儿肝炎综合症为13例(32.50%),新生儿肺炎12例(30.00%),缺血缺氧性脑病6例(15.00%),听力损伤5例(12.50%),腹股沟斜疝2例(5.00%)。结论 CMV感染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主要原因之一;检测产妇母乳中CMV-DNA对母乳喂养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有助于预防CMV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PCR-荧光探针法分析庆阳地区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并对PCR-荧光探针法的各种性能进行评价。方法:收集庆阳地区289 例各种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外周静脉血,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其基因型,并和PCR-反向点杂交法、测序法进行比较。结果:289 份HCV RNA 阳性血清标本中,PCR-荧光探针法基因型及亚型检出率为99.3%(287/289),其中1b 型139 例(48.1%),2a 型136 例(47.1%),3a 型7 例(2.4%),3b 型5 例(1.7%),未分出型2 例(0.7%)。PCR-荧光探针法的特异度和准确度为100%,重复性良好,并与PCR-反向点杂交法、巢式PCR 测序法分型结果均一致,三种方法的一致率为98.2%(56/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b 基因型患者ALT、AST、PLT 和HCVRNA(lg)水平均高于2a基因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庆阳地区HCV 基因型呈现多基因型分布特点,主要为1b 型和2a 型,且2a 型和1b 型的比例相当,呈现出2a 型比例升高,1b 型下降的趋势;PCR-荧光探针法HCV 基因分型敏感度和特异度高,方法简单,适合临床实验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布鲁菌是布鲁菌病的病原菌,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菌,人类与病畜接触或食用病畜肉、奶及奶制品而被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全身乏力,关节疼痛及积液,逐渐转为慢性布鲁病。布鲁菌为细胞内寄生菌,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抗菌药物不易进入,导致本病较难根治,容易慢性化或复发,目前一线用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是唯一只有临床分期的妇科恶性肿瘤,至今仍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制订的临床分期标准,被公认为诊断归类的统一标准。在临床工作中,依据临床分期的诊治规范,对宫颈癌患者制定诊疗计划。但其临床分期对判断宫旁浸润、阴道切缘、脉管浸润及分化程度等缺乏客观性,并且未将淋巴结转移因素考虑在内,在临床工作中影响着宫颈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影像学检查可提高宫颈癌临床分期的准确率,而术后病理则可作为临床分期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红蛇定痛液的抗过敏止痒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红蛇定痛液抗过敏止痒作用。方法 以4-氨基吡啶(4-AP)诱发小鼠舔体反应为指标,观察红蛇定痛液的抗过敏止痒作用。结果 红蛇定痛液组小鼠舔体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1);与肤轻松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红蛇定痛液对过敏引起的皮肤瘙痒有明显的止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