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泌尿系成像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组选择B超检查发现肾积水,IVU检查病变显示不清20例患者注射对比剂,并行多层螺旋CT扫描,扫描数据传输到西门子工作站,行泌尿系统三维重建,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结果 20例均能清晰显示病灶,明确梗阻原因。其中输尿管结石10例10个病灶,输尿管肿瘤3例3个病灶,炎性狭窄7例9个病灶。结论 MSCTU对输尿管疾病诊断优于IVP,是目前诊断输尿管疾病的最佳成像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MRI对脑萎缩认知正常(NL)个体发生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价值。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式对2011年12月~2013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82例认知正常(NL)个体展开研究,所有个体均接受行纵向脑MRI成像检查,其中脑萎缩NL 42例作为研究组,NL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萎缩NL组阿尔兹海默症发生率为23.8%,NL组仅为5.0%,发生率比较X~2=14.48,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右半球眶额皮质、左半球的内嗅皮层和后扣带回皮层发生率以及PCC的线性趋势低于左半球,P均0.05,组间差异最为明显。结论脑萎缩NL患者发生阿尔兹海默症风险性高于NL患者,同时右大脑半球发生风险低于左大脑半球,OFC、EC以及PCC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李开  王旭  唐利荣  王芳  佟雅涵  石磊 《浙江医学》2022,44(16):1736-1739
目的探讨压缩感知(CS)技术不同加速倍数在平衡式快速场梯度回波(B-TFE)对肾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浙江省肿瘤医院肾肿瘤患者30例,术前接受肾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CTA)检查,然后进行MRI并行采集(PI)B-TFE序列扫描和CSB-TFE序列扫描,其中CS加速倍数分别为3、6、9,记录扫描时间,每例患者获得PI、CS3、CS6、CS94组图像,在横轴面图像上测量左、右侧肾动脉信号强度,肾周脂肪信号强度,后背肌肉标准差为噪声,计算左、右侧肾动脉信号噪声比(SNR)、肾动脉与肾周脂肪的对比噪声比(CNR);并由2位放射科主治医师对肾动脉图像质量、分支显示情况进行评分;以肾动脉CTA为对照,对比B-TFE肾动脉显示副肾动脉情况。结果PI、CS3、CS6、CS9组图像质量及分支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肾动脉分支显示CS9组图像不符合诊断要求。4组图像两两比较,CS9与其他3组图像质量及分支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6组与PI组、CS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左、右侧肾动脉SNR、CN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图像的SNR和CNR两两比较,CS9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I组与CS3、CS6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CTA为参照,CS3、CS6两组图像能清楚显示副肾动脉情况。结论B-TFE肾动脉成像扫描中使用加速倍数为6的CS技术,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以及显示肾动脉分支情况的前提下减少扫描时间,可以作为肾肿瘤术前常规检查,同时可以减轻患者辐射及对比剂肾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正>1概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ICAD)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世界范围内ICAD相关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20~40/10万[1,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加,导致ICAD的发病率稳步上升,对该疾病的诊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饮食对兔脑血流量(CBF)和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水平的影响,并分析血清TC、CBF及Aβ1-4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12只日本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胆固醇组和常规饮食组各6只,高胆固醇组以2%胆固醇饮食喂养,常规饮食组以常规基础饮食喂养,12周后取耳缘静脉血测定血脂浓度,采用MRI动脉自旋标记序列测量皮质和海马CBF;随后处死取脑分离皮质、海马,采用ELISA法检测其Aβ1-42水平;比较两组兔脑皮质、海马CBF及Aβ1-42水平。采用Person相关分析血清TC水平、CBF与Aβ1-4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高胆固醇组兔脑皮质、海马CBF均明显低于常规饮食组,兔脑皮质、海马Aβ1-42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饮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TC与皮质、海马Aβ1-42水平均呈正相关(r=0.774和0.649,均P<0.05);血清TC与皮质、海马CBF均呈负相关(r=-0.845和-0.783,均P<0.01);皮质、海马Aβ1-42水平与CBF均呈负相关(r=-0.637和-0.602,均P<0.05)。结论高胆固醇饮食能引起兔脑皮质、海马CBF的减少和Aβ1-42水平的升高,继发于高血脂的低血流灌注可能参与并促进了Aβ1-42的异常沉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原发性颅脑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MRI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17例原发性颅内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17例术前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病灶单发11例,多发6例,17例患者中一共发现25个病灶,其中2个病灶位于硬膜外侵犯颅骨,20个病灶生长在幕上,3个病灶生长在幕下。MRI表现:平扫T1WI病灶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其中有3个病灶只在增强后显示;病灶内出现坏死囊变的有12个,1个有出血,病灶周围可见轻到重度水肿带。病灶多位于大脑各叶深部脑白质区,易累及基底节区、胼胝体、透明隔及室管壁。增强扫描病灶多呈不规则团块状、结节状明显均匀强,可见"尖角征"及"脐凹征"。原发于颅骨的淋巴瘤,颅骨外形尚存,而颅骨两旁可见明显的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可见"脑膜尾征"。结论:原发性颅内淋巴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病史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IL-1β、IL-6、TNF-α等免疫炎性因子和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将16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各8只。模型组大鼠永久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切开颈部皮肤后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两组大鼠手术前、手术后(30min内)海马CA1区局部脑血流(rCBF)。术后4周处死大鼠,取出大鼠脑组织并分离海马,采用ELISA法检测IL-1β、IL-6、TNF-α和Aβ1-42表达水平。比较两组大鼠手术前后rCBF与脑组织IL-1β、IL-6、TNF-α、Aβ1-42表达水平;分析大鼠脑组织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与Aβ1-4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手术前两组大鼠rCB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模型组大鼠rCBF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大鼠手术后rCBF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而假手术组大鼠手术前后rCB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脑组织IL-1β、TNF-α、IL-6等免疫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Aβ1-42表达水平亦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大鼠脑组织IL-1β、IL-6、TNF-α及Aβ1-42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7755、0.5920、0.5536,均P<0.05)。结论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IL-1β、IL-6、TNF-α等免疫炎性因子与Aβ1-4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免疫炎性反应或与慢性脑缺血所导致的脑组织Aβ1-42异常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