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动脉瘤(IA)破裂出血是造成致命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筛查是IA在未破裂之前被发现的唯一办法。最新的研究显示至少有一个直系亲属患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35岁的吸烟者或/和高血压的患者是IA筛查的受益群体,但对这一群体进行筛查的频率、成本效益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争议。筛查之前应详尽告知患者筛查的利弊,以便患者做出决定。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尽早启动筛查流程,并且首选CTA或MRA。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调查五年制和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学习、生活及对未来的期望等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某重点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54名五年制和八年制大二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结果:八年制学生考试成绩较好,正在恋爱的比例较高,更希望出国。结论:虽然八年制和五年制学生存在共同点,但总的来说,两者在很多方面仍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余舟 《大众健康》2014,(11):76-77
“英美人把社会比作蛇阱(snakepit).阱里压压挤挤的蛇,一条条都拼命钻出脑袋,探出身子,把别的蛇排挤开,压下去;一个个冒出又没入的蛇头,一条条拱起又压下的蛇身,扭结成团、难分难解的蛇尾,你上我下,你死我活,不断地挣扎斗争.”——杨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应用后入路椎板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65例椎管内神经鞘瘤行后入路椎板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7±1.0)h,平均出血量为(482.8±114.4)ml。术后5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2例患者麻醉清醒后出现运动功能障碍。术后经1—2年的随访,无一例患者肿瘤复发。治疗后肌力均恢复到4级或5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标准(JOA),治疗后患者JO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神经鞘瘤后人路椎板切除术可充分暴露肿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和肌力,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2种套石网篮在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中应用的效率和安全性。方法:75名进行输尿管软镜下碎石取石术的肾结石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由同一组手术医师进行手术,A组患者在术中采用美国Boston Scientific公司的Escape镍钛合金结石回收篮(型号M0063902010)取石,B组患者在术中采用美国COOK公司的NCircle镍钛合金取石网篮(型号NTSE-022115-UDH)取石,比较2组患者取石效率、手术时间、清石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平均取石时间A组患者为27 min,B组患者为35 min,平均每分钟最快取石次数A组患者为7.70次,B组患者为3.87次,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A组患者为89.19%,B组患者为68.42%,上述3项数据均是A组患者优于B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手术时间A组患者为68 min,B组患者为71 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A组患者为5.41%,B组患者为5.26%,上述2项数据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无出现套石网篮损伤患者集合系统及输尿管软镜情况。结论:2种套石网篮均可安全应用于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选择适合的套石网篮有助于提高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的取石效率和结石清除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scopy,F-URS)治疗感染性肾结石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科确诊感染性肾结石合并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行F-URS治疗共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留置D-J管2周及静脉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至少1周,一期或分期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术后留置D-J管2~4周,收集患者基础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结石参数(大小、位置)及围术期数据资料(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结果:15例患者均在一期手术成功置入通道鞘及成功碎石,结石最大径(2.07±0.72) cm,8例术中发现肾积脓并脓苔形成,5例患者需行二期手术,2例行三期手术。手术时间(52.87±18.97) min。术后住院时间(3.40±2.06) d。一期结石清除率53.3%,总结石清除率80.0%,3例患者因残留结石位于孤立或封闭的下盏内无法探及而未能清除。术后发热2例、输尿管黏膜轻度损伤1例、持续性血尿1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6.7%,无尿源性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输尿管断裂、肾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软镜治疗感染性肾结石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具有一定风险及难度,充分术前准备、术中低压灌注、清除感染源、缩短手术时间、合理分期手术能够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中采用输尿管封堵器行反向封堵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86例肾盂或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有无使用封堵器分为封堵、未堵两组;封堵组PCNL术中采用封堵取石导管,未堵组PCNL术中不使用输尿管封堵器;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盂内压、术后结石下移率、结石清除率、临床疗效、并发症及结石复发率。结果封堵组手术时间[(52.3±7.2)min]明显长于未堵组[(46.5±6.1)min](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肾盂内压无明显差异(P0.05);封堵组术中结石下移率(0.0%)明显低于未堵组(11.6%)(P0.05);4周后,封堵组结石清除率(97.7%)明显高于未堵组(83.7%)(P0.05);两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封堵组并发症发生率(7.0%)明显低于未堵组(18.6%)(P0.05);术后1年,封堵组结石复发率(2.3%)明显低于未堵组(14.0%)(P0.05)。结论 PCNL术中采用输尿管封堵器行反向封堵能够有效避免碎石下移与残留,降低并发症及复发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 cm肾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0月176例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2 cm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6例患者共进行219次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其中139例(78.98%)进行了1次手术,31例(17.61%)进行了2次手术,6例(3.41%)进行了3次手术,平均每例患者进行1.24次手术。手术时间40~185 min,平均97.34 min。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为69.89%,二期手术结石清除率为86.36%,三期手术结石清除率为89.20%。除9例次(4.11%)出现术后发热(T38℃)外,无其他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 cm肾结石安全、有效,但需要2次或以上手术方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结石清除率。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1988年10月~1988年2月用治疗血栓病新药—腹蛇抗栓(清栓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7例,明显心肌缺血92例。并与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液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2例,及用消心痛,丹参液,乳酸心可定及能量极化合剂治疗心肌缺血71例对比。现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