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临床实习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医学生今后的技能水平及综合素质。临床实习过程中带教教师应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及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临床基本功操作技能的培训,加强医疗文书的书写培训,注重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并教会医学生如何处理好临床实习与考研、就业的关系,使医学生实习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为其今后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体检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对其的影响情况,为COPD的防治工作提出科学的建议。方法:对来我院健康体检的3000例30岁以上重庆地区人群广泛进行肺功能检查、体格检查、胸片及心电图检查,并填写COPD危险因素调查表,对筛查出的疑似COPD患者进一步到呼吸内科门诊进行确诊及治疗。结果:重庆地区40岁以上体检人群COPD患病率为10.10%,40岁以下体检人群(30~39岁)COPD患病率为2.8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9.104,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吸烟、特殊职业暴露史、家族史是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均>1,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庆地区40岁以上体检人群COPD患病率较高,应提高肺功能早期筛查COPD重要性的认识,对有吸烟、特殊职业暴露史、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尽早行肺功能检查,并加强健康宣教及危险因素的防范,有助于提高COPD的早期诊治率,减少致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1(Trx1)、触珠蛋白(H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6例(实验组),另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人员8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Trx1、Hp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血清Trx1、Hp差异,分析血清Trx1、Hp对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的诊断效能。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Trx1、Hp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血清Trx1、H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肿瘤直径≥3 cm、肿瘤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存在淋巴结转移分别与患者肿瘤直径<3 cm、肿瘤中+高分化、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血清Trx1、Hp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示:Trx1、Hp联合检测NSCLC曲线下面积为0.84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2和0.827。Kaplan-Meier分析示:血清Trx1、Hp低水平NSCLC患者的生存率高于高水平患者(P<0.05)。结论:血清Trx1、Hp在NSCLC中表达水平升高,血清Trx1、Hp水平变化与NSCLC病情进展有关,血清Trx1、Hp联合检测对预测NSCLC发生、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2岁,服务员。因"咳嗽、咳痰4个月,活动后气促7 d"入院。入院前4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伴夜间低热,体温37.6℃左右,伴盗汗,无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7岁,因“发热17d,咳嗽、咯痰伴呼吸困难9d”入院.入院前17d患者因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测体温37.8℃~38.8℃,无咳嗽、气促、咯血,院外予头孢曲松钠抗炎治疗无效.入院前9d开始出现咳嗽,咳大量黄绿色脓痰,伴呼吸困难,作胸片示“肺炎”,予氨苄西林钠、左氧氟沙星抗感染5d无效,换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及甲基强的松龙等治疗3天,症状仍无好转,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作胸部CT提示双侧肺内病灶明显增多,呈蜂窝样改变,故来我院.患病以来,精神、食欲明显下降,体重下降约10 kg.入院查体:T 37.6℃,P133次/min,R 32次/min,BP 100/70 mmHg,神清神萎,半卧位,可见吸气性三凹征,口唇紫绀;双肺闻及大量湿罗音和散在哮鸣音;心界不大,心率133次/min,律齐,无杂音;腹部无阳性体征;双下肢不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重庆地区体检人群脂肪肝与其他常见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重庆地区11家体检机构具有完整体检资料的105 243例体检人群,计算脂肪肝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常见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按性别、年龄及是否患有脂肪肝分组来比较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与其他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结果体检人群脂肪肝、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空腹糖调节受损、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27. 52%、27. 72%、2. 96%、20. 05%、44. 70%、6. 43%、5. 54%、19. 82%;男性的各种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脂肪肝组其他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年龄、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空腹糖调节受损、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均P 0. 05)。结论重庆地区居民脂肪肝及其他常见代谢性疾病患病率高,应重视健康管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疾病防治意识。  相似文献   
8.
余纪会 《西部医学》2016,28(10):1397-1401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1年规范的健康管理;对照组不接受健康管理,患者仍按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及方式生活,根据病情自行决定其就诊时机及用药。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吸烟率、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及生活质量情况(CAT评分)的变化,并观察1年内两组患者因病情急性加重而就诊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管理1年,吸烟率由57.50%降至17.50%,肺功能指标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1秒肿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血气分析指标PaO2及PCO2均有明显改善,CAT评分由(29.75±4.24)降至(26.13±4.42),生活质量提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1);而对照组管理前后吸烟率由57.50%降至5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进一步恶化,CAT评分由(29.73±3.49)升高至(30.63±3.31),生活质量降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1);1年内观察组因急性加重而就诊的患者为11人次,就诊率为27.5%;而对照组为23人次,就诊率为57.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规范的健康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吸烟率,改善其肺功能及机体供氧,减少反复急性加重,延缓病情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应高度重视COPD稳定期患者的健康管理,并将其大力推广及普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早期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功能性呼吸困难分级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常规对照组(A组)和无创通气治疗组(B组),其中A组48例,B组52例;A组与B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均分别作肺功能测定、呼吸困难指数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2、4、8、72h分别作血气分析、每分钟呼吸频率(RR)测定。结果(1)B组与A组比较,肺功能及呼吸困难指数均明显改善(P〈0.05)。(2)B组在治疗后4小时血气分析pH、PCO2、PO2及RR均改善(P〈0.05),8h后更明显(P〈0.01),72h呼吸衰竭已基本纠正(P〈0.01)。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能明显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指数,较快纠正Ⅱ型呼吸衰竭,是治疗早期呼吸衰竭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HP)是一种由组织胞浆苗引起的以侵犯网状内皮系统或肺部为主的深部真菌病,在我国少见,常经呼吸道感染,侵犯肺部引起急慢性损害,严重者可累及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引起多系统症状,称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Progressive disseminated histoplasmosis,PDH)[1].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PDH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