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抓好医院感染监控 重视医院感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医院感染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关注的一个严峻问题。要重视医院感染的管理和监控,又是我们卫生工作职能部门和医学专家一再呼吁的问题。同样人们共同的认识是: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必须有医院领导的重视。在这方面,我们确有体会。由于我院领导近年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监控科(以下简称感控科)的领导,制定与健全管理与监督制度,充分认识到做好感染前的  相似文献   
2.
余秀颜  刘平  金冬 《护理学杂志》2008,23(19):27-28
目的 探讨以心电监护T波的改变指导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OPP)患者补钾的可行性,以预防和减少高血钾发生.方法 将98例HOP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遵医嘱口服氯化钾(10 ml/h)和静脉补钾(40 mmol/h).观察组T波恢复正常时.停止口服补钾并调慢静脉补钾滴速至10 mmol/h;对照组肌力恢复4级时,停止口服和静脉补钾.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钾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钾(>5.5mmol/L)发生率及高钾心电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心电监护T波的改变可为HOPP患者补钾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利用计算机软件管理药物配伍禁忌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临床上二经常采用多种药物混合输液的方法。为了避免多种药液混合引起药物性状改变.护士需要查找配伍禁忌表进行药物配制。但传统的配伍禁忌表一般贴在墙上.表大字小.查找困难.耽误时间:且表格不能定期更新.不能满足临床护士的工作需求。鉴此.2002年1月我院门急诊科和计算机中心联合开发研制了门急诊输液护理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在软件中装入最新的配伍禁忌表.经临床使用至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常并发如牙周炎等口腔感染疾病,两者间互致加重,直接相关[1].有学者认为口腔疾病为糖尿病的第6个并发症[2].  相似文献   
5.
6.
静脉输液是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临床上经常采用多种药物混合输液的方法。为了避免多种药液混合引起药物性状改变,护士需要查找配伍禁忌表进行药物配制。但传统的配伍禁忌表一般贴在墙上,表大字小,查找困难,耽误时间;且表格不能定期更新,不能满足临床护士的工作需求。鉴此,2002年1月我院门急诊科和计算机中心联合开发研制了门急诊输液护理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在软件中装入最新的配伍禁忌表,经临床使用至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基础数据的设置注射药物基础数据根据“256种注射液配伍变化检索表”提供的配伍结果设置65536条记录,并设置有“…  相似文献   
7.
急诊护理工作量化与质量评估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施急诊护理工作量化和质量评估的效果。方法按护理平均工时标准分配急诊护理工作分值(基本工作量和补助工作量),以护理服务质量规范为依据,编制工作质量标准分值。护士长每日将每名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录入电脑,科室管理小组每月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质量考评,并通过建立工作量软件系统自动完成其评估过程,其评分直接与效益工资挂钩。结果对2003-2004年与2005-2006年急诊物品检查、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及医德医风服务满意度等8组40项急诊护理质量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各项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诊护理工作量化与质量评估有机结合,在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积极性的同时,确保了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使护理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8.
河豚鱼毒素是剧毒的非蛋白神经毒素,主要存在河豚鱼的内脏,致死量为7μg/kg体重,误食中毒快,病情危急,死亡率高。2002年11月16日我科成功抢救2例因误食河豚鱼内脏导致呼吸衰竭、休克等重度河豚鱼中毒患者,现将急救护理与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并探讨门诊输液区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优越性。方法将输液区护士每年平均人数、平均输液总数、护理差错事故次数、护患纠纷次数、护士遭到投诉次数、挽回的经济损失6个指标在计算机管理前后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门诊输液区实施计算机管理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计算机管理门诊输液区实用性强,减轻了护士的疲劳,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了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实施急诊护理工作量化和质量评估的效果.方法 按护理平均工时标准分配急诊护理工作分值(基本工作量和补助工作量),以护理服务质量规范为依据,编制工作质量标准分值.护士长每日将每名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录入电脑,科室管理小组每月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质量考评,并通过建立工作量软件系统自动完成其评估过程,其评分直接与效益工资挂钩.结果 对2003-2004年与2005-2006年急诊物品检查、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及医德医风服务满意度等8组40项急诊护理质量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各项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急诊护理工作量化与质量评估有机结合,在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积极性的同时,确保了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使护理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