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网膜素-1(omentin-1)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并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2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合并冠心病组83例,无冠心病组117例,采用ELISA法检测2组血浆omentin-1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合并冠心病组血浆omentin-1水平(10.18±3.27)ng/mL明显低于无冠心病组(19.43±5.18)ng/mL(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血浆omentin-1水平与代谢综合征患者合并冠心病存在独立相关性(OR=1.494,95%CI为1.212~2.775)(P<0.01)。结论低omentin-1水平是代谢综合征患者罹患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可能成为预测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风险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腰臀比(WHR)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尿微量白蛋白(MA)的关系.方法 选取73例体质指数(BMI)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根据WHR是否大于男0.9,女0.8分为两组,分别观察比较其颈动脉IMT、尿MA以及血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水平.结果 高腰臀比患者的颈动脉IMT、MA、LDL-C、hs-CRP、IRI水平明显高于低腰臀比的患者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腰臀比是高血压患者较早出现颈动脉IMT增厚、斑块形成以及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原发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61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规测血压、身高、体重,随机分成两组,替米沙坦组(31例)、苯磺酸氨氯地平组(30例),治疗前后12周分别检测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INS)和动态血压,并计算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压开始下降,4周后血压趋于稳定,12周后24 h动态平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替米沙坦组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FINS、2 hINS、HOMA-IR明显下降(P<0.01),TG下降(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与治疗前比较FINS、2 hINS、HOMA-IR、TG无显著差异。结论:替米沙坦除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外,尚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血脂代谢的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老年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蛋白、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血脂正常的5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用药组(常规组)25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组(联合组)25例,另设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25例.测定治疗前后血脂(CH、TG、LDL、HDL)、ET、NO、CR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DN患者血ET、CRP显著高于对照组,NO明显低于对照组.常规组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血脂、ET、NO、CRP 、UAER差异无显著性,联合组治疗后CH、TG、LDL 、ET、CRP、尿UAER显著降低,NO、HDL明显升高.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改善ET、NO失衡,改善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活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探讨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与胰岛素抵抗(HOMA-I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脂代谢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DN组)66例及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NC组)30例为研究对象,测定外周静脉血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IL-1β)水平,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胰岛素(FINS),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计算HOMA-IR、UAER。结果 DN组外周血NF-κB p65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IL-1β水平比NC组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NF-κB与FBG、HbA1c、HOMA-IR、UAER呈正相关关系(r=0.920、0.953、0.911、0.859,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外周血NF-κB表达水平升高,其表达水平与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抵抗、尿白蛋白排泄率相关。  相似文献   
6.
生、老、病死是人类不可逆的自然规律。但对于死亡,一般都不容易被人接受。临终患者,无论其本人及家属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忧伤、焦虑等痛苦。对于每一个护士,如何作好临终关怀的护理,为患者排忧解难,缓解他们的心理冲突,减轻他们的痛苦,使患者接受现实,平静地对待死亡。这无论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属都会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工作。因此,探讨临终关怀及其心理护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终关怀是一门新兴学科。首先由英国的桑德斯博士在60年代开创,我国也于1988年在天津成立了第一个;;陆经关怀研究中心[1]。临终关怀是对已经失去治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ser536)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hs-CRP、TNF-α、IL-6、IL-1β)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将72例2型糖尿病早期DN老年患者,半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d(DN1组,37例)和20mg/d(DN2组,35例),疗程16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外周血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UAEA、血脂(TC、TG、DHL-C、LDL-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NF-κBP65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TC及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或P<0.05),以DN2组降低更显著。DN2组治疗后UAE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DN1组无显著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可降低外周血NF-κBP65的活性、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IL-1β水平,改善患者炎症状态,减少尿蛋白,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黄国秀  余文珊 《广东医学》2011,32(3):367-368
目的 探讨动态脉压与胱抑素C(Cys C)和尿微量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1例,排除既往已诊高血压病并服用降压药物及合并肾病等,根据是否血压≥140/90 mmHg分为A组和B组,进行动态血压和Cys C及尿微量蛋白等因素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A、B两组的平均脉压(APP)与 Cys C呈正相关,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老年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蛋白、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血脂正常的5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用药组(常规组)25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组(联合组)25例,另设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25例。测定治疗前后血脂(CH、TG、LDL、HDL)、ET、NO、CR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DN患者血ET、CRP显著高于对照组,NO明显低于对照组。常规组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血脂、ET、NO、CRP、UAER差异无显著性,联合组治疗后CH、TG、LDL、ET、CRP、尿UAER显著降低,NO、HDL明显升高。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ET、NO失衡,改善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ser536)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hs-CRP、TNF-α、IL-6、IL-1β)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 将72例2型糖尿病早期DN老年患者,半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d(DN1组,37例)和20 mg/d(DN2组,35例),疗程16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外周血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UAEA、血脂(TC、TG、DHL-C、LDL-C)。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NF-κB P65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TC及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或P<0.05),以DN2组降低更显著。DN2组治疗后UAE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DN1组无显著下降(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可降低外周血NF-κB P65的活性、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IL-1β水平,改善患者炎症状态,减少尿蛋白,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